1、適當鍛煉
適當做頭頸功能鍛煉, 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 加強各關節活動。 頸椎壓迫到神經根則會引起從上肢至指端的麻木痹痛無力, 做頸部牽引可以擴大椎間孔, 減輕神經根的壓迫, 症狀自然會緩解, 頸椎病患者應多做頸部功能鍛煉, 尤其是伸頸動作, 一方面可使頸椎關節保持一定的活動範圍, 避免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退化僵硬;另一方面可使頸部肌肉發達, 增加支撐力, 避免勞損萎縮。
2、避免受涼, 不宜高枕
避免受涼及不適當的頸部活動, 夜眠時不宜用高枕, 應用低枕枕於頸部, 而枕頭兩側略高,
3、避免長時間低頭勞作
在平素工作中作適當的頸部活動, 避免長時間低頭勞作, 可預防頸椎病。 低頭屈頸長時間工作, 頸後椎旁肌肉因持續緊張而容易疲勞, 頸椎關節亦會勞損。 因此伏案不宜過久, 最好一兩小時便休息一下, 或變換一下體位或動作。 看書時自然要低頭對著書本, 如果把書用支架斜放, 頭可以略為抬起, 不必長時間屈頸。 用腦子時以手支撐下頦, 對頸椎病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好習慣, 可以減輕頸肌的負擔, 避免頸肌過勞。 頸椎病如果椎動脈受壓會引起腦缺血而產生暈眩, 頭後仰動作時會增加壓迫, 故每抬頭望天花板時便暈眩,
4、注重營養與飲食
由於頸椎病的病理改變主要是頸椎體骨質增生、肥大等退行性改變引起的, 所以在飲食方面應食用含鈣類豐富的食品及蛋白質、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含量高的食品。 這些都是修補骨骼、肌肉、韌帶等組織必不可少的食品。 維生素類還能緩解疼痛, 解除疲勞。 在飲食方面, 原則上是注意飲食平衡, 不偏食。 要根據各人不同體質, 不同症狀選擇不同的食品。
頸椎病患者宜進食滋養筋脈, 充益氣血的食物, 過分油膩及煎炸類食品不宜進食。 宜服食偏溫性的蔬菜水果, 如韭菜、香菜、胡蘿蔔、山藥、桃子、葡萄、桔子、杏仁核、桃仁等。
飲食要合理搭配, 不可單一偏食。
溫馨提示:頸椎病是頸椎的一種勞損退變疾患, 與長期的屈頸動作有關。 為著避免頸肌長時間因支撐頭顱而產生疲勞, 休息時多躺靠背椅, 使頸肌放鬆, 亦是避免勞損的好方法。 早上嗽口時順便活動一下脖子, 是一舉兩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