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管癌的診斷解析

食管癌的診斷解析:

1.食管癌的病變部位

食管癌的病變部位分段標準(UICC, 1997)

頸段(cervical oesophagus):自食管入口或環狀軟骨下緣起至胸骨柄上緣平面, 距上門齒約18cm。

胸段: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The upper thoracic portion):自胸骨柄上緣平面至氣管分叉平面, 距上門齒約24cm。

胸中段(The mid-thoracic portion):自氣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賁門口)全長的上半, 其下界約距上門齒32cm。

胸下段(The lower thoracic portion):自氣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賁門口)全長的下半, 其下界約距上門齒40cm。 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變應以病變中點歸段, 如上下長度均等, 則歸上面一段。

2.診斷 對年齡40歲以上, 有吞咽不適和/或異物感,

尤其是進行性吞咽困難者, 應想到本病之可能性, 必須作吞鋇檢查及細胞學檢查, 必要時作食管鏡或胃鏡檢查。 經上述檢查後, 絕大部分患者可獲確診, 對一時尚難確診者, 經短期治療觀察仍高度懷疑, 可考慮剖胸或剖腹探查, 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本病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目前重點是針對食管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 以期發現早期食管癌。 高危人群包括:年齡大於50歲, 居於食管癌高發區或有食管癌家族史, 有吞咽不適症狀者。 對這些人群, 進行定期檢查, 包括食管拉網塗片細胞學檢查, X線食管吞鋇檢查, 食管鏡檢查, 血清TSGF(腫瘤特異性生長因數)等。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目前臨床上診斷食管癌的方法日趨增多,

現概括如下:

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

該方法簡便, 受檢查痛苦小, 假陽性率低, 經過實踐證明在食管癌高發區進行大面積普查切實可行, 總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 是食管癌早期診斷的首選方法。

X線鋇餐造影

該方法除極早期食管癌不易顯示外, 有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充分調好鋇劑, 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 多方位仔細觀察和氣鋇雙重造影, 大多能發現食管黏膜增粗、迂曲或虛線狀中斷;或食管邊緣發毛;或小的充盈缺損;或小的龕影;或局限性管壁發僵;或有鋇滯留等較早癌的征像。

纖維內窺鏡檢查

自上個世紀70年代纖維光學鏡逐步取代金屬硬管鏡以來, 由於其可彎曲, 照明好, 視覺廣, 安全準確, 已成為檢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規的臨床診斷、術後隨訪、療效觀察的可靠方法。

在早期食管癌中, 纖維內窺鏡的檢出率可達85%以上。

胸部CT掃描

在診斷食管癌中的作用眾說不一, 但對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斷、預後的估計有幫助。

食管內鏡超聲檢查

近年來, 食管內超聲內鏡檢查逐漸應用於臨床。 其優點是可以比較精確測定病變在食管壁內浸潤的深度;可以測量出壁外異常腫大淋巴結;可以比較容易地區別病變在食管的壁部位。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晚期乳腺癌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病理檢查是診斷乳腺癌的最標準,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它是將患病器官的分泌物製成塗片,或直接取下病灶小塊組織製成切片或印片,放置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形態,結構等,確定乳腺腫瘤的性質。病理學診斷不僅可判斷乳腺... [詳細答案]

  • 1回答

    食管癌的手術後吃什麼好

    食管癌術後不能吃東西,一般3-4天后,腸蠕動恢復,拔除胃管,第五天可進無渣流質飲食。以水為主,每次50毫升,沒2小時一次,第六天進流質飲食,以米汁為主,每三小時一次,每次100毫升,第七天一雞蛋湯,... [詳細答案]

  • 1回答

    民間有什麼偏方能治療食管癌的

    民間偏方治食管癌:活蜘蛛50個,生桃仁50個,白糖、蜂蜜、香油各120克,油炸蜘蛛和桃仁,撈出碾成細面,再和蜂蜜、白糖,一同放入油鍋內煮開,把油鍋從火上端起來,用筷子攪,攪冷後裝入罐內備用。每日3次... [詳細答案]

  • 1回答

    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有什麼注意的

    在飲食上,中晚期食道癌病人應儘量多吃一些能進入食道的食物,如半流食和全流,並要注重半流食和全流的品質,不要限制熱量,要做到營養豐富,飯菜細軟,容易消化和吸收,必要時可做勻漿膳。 [詳細答案]

  • 4回答

    膀胱癌的診斷?

    膀胱癌的診斷,除了基本的超聲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外,為了進一步的確診可以做實驗室檢查:腫瘤標記物,核基質蛋白-22(NMP-12)用於檢測泌尿移行細胞癌具有比尿脫落細胞學更高的敏感性,並且簡單...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