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囊炎:第1蹠骨內翻, 第1蹠骨頭向外突出, 突出部經常受到鞋幫的摩擦, 表面形成假性滑囊, 可進一步發展為滑囊炎, 皮膚出現潰瘍、感染, 而引起劇烈疼痛。
2.雞眼:拇趾向內偏移, 可擠壓第2趾, 使第2趾抬高並位於拇趾之上, 趾間關節彎曲而形成槌狀趾。 第2趾背側皮膚長期受鞋幫的摩擦, 可形成雞眼。
3.胼胝:拇趾向內偏移, 可對其餘腳趾形成擠壓, 又因足部支撐點發生改變, 可使第2、3蹠骨頭蹠面皮膚負擔加重。 長期受壓會使局部血液迴圈受阻、皮膚增生變厚, 而形成胼胝。
4.第1趾蹠關節半脫位:拇趾向內偏移, 第2趾被迫抬高,
5.第一趾蹠骨性關節炎:拇外翻患者的第1蹠骨向內移位, 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長伸肌的牽拉而向外移, 致使第1、2蹠骨間夾角變大。 並且, 第1蹠骨頭在足內側形成一骨贅。 病變晚期, 第1趾蹠關節間隙變窄, 周圍關節有骨質增生, 即出現骨性關節炎。 患者疼痛加重, 活動受限, 可使行走受到更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