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輒訓斥。
有些家長非常嚴厲,
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
孩子稍有差錯,
或稍有不順眼之處,
動輒大聲訓斥,
嚴厲批評,
甚至採用武力進行懲罰;有些家長對孩子管得很緊很緊,
不允許他們有半點自由,
一舉一動都得經過同意方可。
膽量的形成與孩子從小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有著一定的關係。
家長什麼事都管得緊緊的,
不給孩子一點自由,
不准孩子越雷池半步,
不准孩子有一點點差錯,
這等於剝奪了他們的主動性,
久而久之,
孩子怎麼會膽大呢?相對于家長來說,
孩子是弱者,
你動不動就批評、訓斥、懲罰,
二、限制交往。
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在家看書做作業, 不讓孩子參與各種交往。 家裡來了客人, 孩子插上幾句, 家長馬上打斷:“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嘴, 做功課去。 ”星期天, 同學約孩子一道去郊遊, 有的家長橫加干涉:“有什麼好玩的?還不如呆在家裡看電視。 ”有些家長自己串門做客或外出, 即使方便, 孩子有時間, 也懶得帶。
三、經常恐嚇。
有些家長見孩子要哭要鬧, 或者淘氣調皮不聽話, 就用大灰狼、老虎、獅子等兇猛的野獸進行恐嚇, 想以此來唬住孩子;有的甚至用魔鬼、妖怪、狐狸精、雷公等迷信物來嚇唬;有的家長索性關掉電燈, 發出各種怪叫聲, 造成一種陰森可怕的氣氛。 恐嚇對制止孩子一時的哭鬧, 會有一些作用, 但它的副作用卻是很大的,
四、過分嬌慣。
因為是獨生子女, 是小皇帝, 父輩、祖輩們都圍著他轉, 嬌慣過度, 寵愛有加。 飯不用他自己盛, 生怕燙著;蘋果不用他自己削, 生怕傷著;路不讓他多走, 生怕累著;高處不讓他去, 生怕跌著;學騎自行車, 父母雙雙跟著扶著, 生怕摔著……過分的寵愛, 實際上就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認為孩子是懦弱者。 膽量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