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青光眼是不能預防的, 但早期發現合理治療, 絕大多數患者可終生保持有用的視功能。 因此, 青光眼的防盲必須強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青光眼的基本治療原則
青光眼是一組威脅視功能, 主要與眼壓升高有關的臨床征群或眼病, 即眼壓超過了眼球內組織, 尤其是視網膜所能承受的限度, 將帶來視功能損害。 最典型和最突出的表現是以視神經凹陷性萎縮和視野缺損、縮小, 如不採取有效的治療, 視野可以全部喪失終至失明。
●原發性青光眼
原發性青光眼多是雙側性, 但兩眼發病可有先後;原發性青光眼可分成閉角和開角兩種類型。
1、閉角型青光眼
閉角型青光眼是原發性青光眼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 年齡多在45歲以上, 30歲以下較少見。 由於在發作時, 可以出現明顯的眼充血現象, 故以往稱之為充血性青光眼。 閉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確的處理, 常可獲得滿意的療效, 以至治癒。
閉角型青光眼的發病過程分四個階段:1、發作期;2、間歇緩解期;3、慢性進展期;4、臨床前期。
閉角型青光眼的發作常可有些誘因, 如情緒波動、腦力或體力過度疲勞、閱讀過久或看電視電影等。 發作開始時, 患者感到有些輕微的眼脹和頭痛或者噁心感, 白天視物呈蒙霧狀(霧視), 夜晚看燈光則有虹視(有彩虹圍繞燈光)。
青光眼發作時, 一些病例往往誤診為眼科的虹膜睫狀體炎, 或內科的胃腸炎、偏頭痛等而通過相反的治療而使病情惡化。
閉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發現, 通過手術治療可以痊癒而獲得滿意的療效, 但是如果錯過了手術時機, 則即使進行手術, 效果也大打折扣。
2、開角型青光眼
開角型青光眼又稱單純性青光眼。 開角型青光眼病情進展甚為緩慢, 而且沒有明顯症狀, 因此不易早期發現, 個別病人甚至一隻眼已經失明, 尚不知何時起病。 這種在沒有症狀下逐漸導致失明的眼病, 就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患者年齡分佈于20~60歲之間。
症狀:開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只有在病變進行到一定程度時, 病人方有視力模糊、眼脹和頭痛等感覺, 有時也可有虹視和霧視現象。 到了晚期雙眼視野(眼睛看得到的範圍)都縮小時, 則可有夜盲和行動不便等現象出現。
如果患者經常有上述症狀, 就需要找眼科專科醫生進行系統的祥細的檢查, 以明確診斷。 如果確診是青光眼, 就須要進行正確的治療,
●繼發性青光眼
繼發性青光眼有很多種: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繼發青光眼;
2、虹膜睫狀體炎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
3、眼外傷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變與繼發性青光眼;
5、眼內腫瘤與繼發性青光眼;
6、顏面血管痣與繼發性青光眼;
7、激素與繼發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 如果持續時間較長, 可以產生高眼壓)。
8、睫狀體炎青光眼綜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內障所致)。
●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兒時期前房角組織發育異常所引起, 大多於出生時已存在。 由於嬰幼兒眼球壁易受壓力的作用而擴張, 使整個眼球不斷增大,
治療:先天性青光眼一經確診, 原則上要及早施行減壓手術, 以挽救視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