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小兒麻痹症和周圍神經炎的區別有哪些

小兒麻痹症和周圍神經炎患者均可出現遲緩性癱瘓症狀, 但兩者在其他症狀及檢查方面有較大不同, 可較易區分。

1.病因不同

小兒麻痹症由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 免疫力低下、受涼、勞累、局部刺激等因素可影響本病的轉歸。

周圍神經炎的病因較多, 如細菌感染、化學物品中毒、營養障礙、家族遺傳因素等。

2.症狀不同

小兒麻痹症前驅期, 患者可出現發熱、多汗、乏力、咽痛、腹瀉等症狀。 癱瘓前期患者體溫再次上升, 並伴有頭痛、肌肉痛、多汗、感覺異常等症狀。 患者體溫恢復正常後可出現遲緩性癱瘓,

以單側下肢癱最常見, 表現為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 若顱神經受累, 患者出現高熱、意識障礙、抽搐等腦炎表現。 嚴重受累的肢體會出現萎縮或畸形, 致使患者不能站立。 本病症狀較多, 常分期出現。

周圍神經炎患者會出現感覺障礙, 表現為肢端麻木或疼痛, 可伴有蟻走感, 嚴重時呈手套、襪套狀感覺障礙。 運動障礙, 表現為以四肢遠端為主的遲緩性癱瘓, 受累肢體會出現肌力減低、腱反射消失及肌肉萎縮症狀。 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如出汗、皮膚蒼白等。

3.腦脊液檢查不同

小兒麻痹症患者的腦脊液出現異常, 如外觀稍渾濁、細胞數增加等。

周圍神經炎患者的腦脊液無異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