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小兒麻痹症發作症狀的體現

小兒麻痹症是一種急性傳染病, 小兒麻痹症症狀多發於一至六周歲的兒童, 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並不是對這種疾病的症狀有那麼的瞭解這樣可能無法及時察覺小孩的情況, 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麻痹症症狀的體現, 為各位家長提供一些小兒麻痹症發作症狀的幫助。

小兒麻痹症症狀有什麼體現?小兒麻痹症症狀起先是發燒、頭疼、腹瀉、嘔吐和全身不適, 大多數家長們往往會認為這是感冒, 或者是消化不良。 其實不然如果經過幾天的治療, 退燒以後, 再發燒而且還比第一次高。

突出表現是過敏樣疼痛, 不讓別人觸摸, 同時伴有臉紅、頭痛、喉嚨痛、嘔吐、多汗, 接著出現嗜睡等症狀。 這種症狀的表現就是屬於小兒麻痹症又名脊髓灰質炎。

專家說:輕型脊髓灰質炎占臨床感染的80%~90%, 主要發生于小兒。 臨床表現輕, 中樞神經系統不受侵犯。 在接觸病原後3~5天出現輕度發熱, 不適, 頭痛, 咽喉痛及嘔吐等症狀, 一般在24~72小時之內恢復。

重型常在輕型的過程後平穩幾天, 然後突然發病, 更常見的是發病無前驅症狀, 特別在年長兒和成人。 潛伏期一般為7~14日, 偶爾可較長。 發病後發熱, 嚴重的頭痛, 頸背僵硬, 深部肌肉疼痛, 有時有感覺過敏和感覺異常, 在急性期出現尿瀦留和肌肉痙攣深腱反射消失, 可不再進一步進展,

但也可能出現深腱反射消失, 不對稱性肌群無力或癱瘓, 這主要取決於脊髓或延髓損害的部位。

呼吸衰弱可能由於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 也可能是由於呼吸中樞本身受病毒損傷所致。 吞咽困難, 鼻反流, 發聲時帶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體征。

目前95%以上的小兒麻痹後遺症患者, 通過手術治療, 都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康復, 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患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 身體的生長發育, 肢體往往會出現新的畸形, 使功能減退, 如原走路平穩的, 發生走路踮腳不穩;原走路尚好, 逐漸出現用手壓腿行走;原壓腿行走的, 逐漸開始扶拐行走;出現這種情況, 更應及時採取治療, 阻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使功能得到改善。

小兒麻痹症手術治療主要分重建肌力平衡手術和截骨矯形術。 前者一般是利用癱瘓肌肉周圍較健全的且功能次要的肌肉來代替功能重要的癱瘓肌肉。 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拆東牆補西牆”, 但前提條件是品質上東牆比西牆好, 但是功能上西牆比東牆重要。 截骨術的目的是矯正下肢畸形, 恢復正常力線, 增強下肢穩定性。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於小兒麻痹症症狀的介紹, 如果您對小兒麻痹症症狀還有什麼疑問, 可諮詢線上專家。 想要瞭解更多小兒麻痹症的內容請到百姓健康網兒科查看。 其他症狀資訊可進入百姓導醫台查症狀頁面瞭解, 您還可以使用手機登錄百姓手機健康網查看最新健康資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