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糖閾下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腎糖閾下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閾”這個字一查字典就能知道,有兩個意思:門檻和界限。 具體地說,腎糖閾是指尿液中剛剛出現糖分時的血糖的水準,也可以說是腎臟能夠完全留住糖分使之不致外流的最高血糖值。

正常腎糖閾應不低於8.88毫摩爾/升(160毫克/分升),也不高於10.08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 也就是說腎糖閾正常者血糖達到8.88~10.08毫摩爾/升(160~180毫克/分升)時,尿中開始出現糖分。

血糖低於8.88毫摩爾/升時,尿裡就出現糖分的情況叫做:腎糖閾低減,如約有三分之一的孕婦腎糖閾低減,故正常孕婦尿糖可能陽性,而血糖卻不高。

血糖高於10.08毫摩爾/升時尿裡還不出現糖分的情況叫做:腎糖閾升高,如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他們可能血糖都11.1毫摩爾/升(200 毫克/分升)多了尿糖還是陰性。 腎糖閾低減或升高時,尿糖不能正確反映血糖值,此時不能根據尿糖來判斷血糖水準。

尿糖陽性追根溯源

當尿常規顯示尿糖陽性時,提示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血糖過高性糖尿——

血糖超出腎小管重吸收閾值為主要原因,亦可同時伴有腎小管損傷而重吸收閾值下降。 包括:1.糖尿病;2.其他內分泌疾病。 如庫欣綜合征,包括藥源性者、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嗜鉻細胞瘤等;3.肝功能不全、胰腺癌、胰腺炎等患者亦可能出現高血糖性尿糖。

血糖正常性糖尿——

血糖正常,但腎小管病變導致葡萄糖重吸收閾值下降而致,也稱腎性糖尿。

可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間質性疾病以及藥物所致腎損傷等。 先天性近端腎小管糖重吸收障礙所致的家族性糖尿症,常以正常血糖性持續糖尿為主要表現。

此外,還有 暫時性糖尿非病理因素引起的一過性糖尿。 如飲食性糖尿,應激性糖尿;新生兒糖尿;妊娠性糖尿;藥物性糖尿等。

哪些情況下會出現尿糖陽性

正常人的腎糖閾是8.9~10毫摩/升,也就是血糖不超過8.9~10毫摩/升。 但是妊娠或其它一些疾病會導致腎糖閾下降,這時雖然血糖時正常或小於8.9~10毫摩/升,但是尿中卻能檢測到尿糖了。 所以尿糖檢測是陽性不一定都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如下幾種情況在不是糖尿病的情況下也會呈現尿糖陽性:

1、妊娠期糖尿孕婦的身體和普通人是不同的,為了給胎兒提供生長發育的營養,以及為分娩做準備,會有很多微妙的變化。 孕婦往往由於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因而抑制了腎臟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使腎糖閾下降而出現尿糖陽性。 在妊娠後期或哺乳期,由於乳腺產生過多乳糖而隨尿排出產生乳糖尿。

2、滋養性糖尿這是由於從飲食中攝取大量糖類,導致小腸吸收糖過快而超負荷,出現的暫時性糖尿。

3、腎性糖尿及假性糖尿這是由於腎臟的原因導致腎臟重吸收葡萄糖功能減低而出現糖尿,常見於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原發性腎性糖尿,慢性間質性腎炎等,與糖尿病是不同的。

4、其他一些疾病如胃切除手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小腸吸收糖過快而出現暫時性糖尿;肝功能不全時,血中果糖和半乳糖升高出現果糖尿或半乳糖尿。

5、尿量的影響尿量少而尿糖濃度會相對升高,也會出現陽性,如尿量多而尿糖濃度相對低時有可能出現弱陽性。

患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1、脖子發黑

一種稱為假性黑棘皮病的皮膚病與糖尿病也有瓜葛,表現為皮膚發黑、變厚、粗糙,尤其是腋窩、脖頸和腹股溝部位的皮膚變化最明顯。 研究資料顯示,假性黑棘皮病患者的血漿胰島素水準明顯增高,提示有潛在發生糖尿病的風險。

2、經常打鼾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告,常打呼嚕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時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而且,睡眠呼吸暫停程度越嚴重患糖尿病的幾率越大。

3、傷口不愈

由於局部迴圈和代謝障礙,導致糖尿病人的傷口比普通人難癒合。 特別是糖尿病人外科手術後,傷口出現癒合不良,清潔傷口反復感染,經常變成慢性而難以癒合的潰瘍,尤其在肢體部分容易出現。

4、突然發福

40歲以後發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發病時體重是超重或肥胖的。 原因主要是體脂的堆積,造成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肌肉和其他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然後發展為糖耐量遞減,直至糖尿病。

5、青春痘

如果你已年過半百,臉上突然冒出青春痘,別以為返老還童了,應及時查血糖。 血糖偏高,使皮膚組織的糖原含量增多,給黴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衍創造了條件,造成青春痘老是好不了。

6、尿液黏稠

排尿後如果尿點迸到便池外,腳踩上會有黏黏的感覺。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裡含有糖分。

血糖偏高,使皮膚組織的糖原含量增多,給黴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衍創造了條件,造成青春痘老是好不了。

6、尿液黏稠

排尿後如果尿點迸到便池外,腳踩上會有黏黏的感覺。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裡含有糖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