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寶寶不會說話不代表他不懂

方法步驟:

01 寶寶不會說話, 不代表不懂得交流 學習用語言之外的方式和寶寶進行交流。 瞭解了寶寶渴望交流的願望, 媽媽就需要做到及時對寶寶發出的“交流信號”進行回應。 一定要避免長時間對寶寶置之不理。 當寶寶哭鬧時, 儘量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媽媽這樣做:要盡力向寶寶傳遞這樣的資訊:“媽媽時時刻刻都在關注你, 你對媽媽很重要。 ”如果可以, 媽媽最好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 抱著寶寶和他專心地對對話。 當寶寶對你笑時, 你也對他笑;當寶寶用“嬰兒語”和你交談的時候, 你也可以模仿他的“語言”回應他。

02 寶寶不會說話, 不代表沒有在聽 你可能會覺得對不會說話的寶寶喋喋不休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事實上, 寶寶很喜歡聽身邊的人說話。 不妨試著給寶寶講解一下你們的日常生活, 比如:“寶貝, 來!咱們看看爸爸在做什麼呢?哦!他在開冰箱。 看呀!爸爸從冰箱裡拿出來一大瓶優酪乳。 ”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 但他卻能通過“傾聽”儲存和豐富自己的詞彙量, 為將來開口說話做好準備。 媽媽這樣做:不停地和寶寶說話, 讓寶寶完成詞彙量的積累。 和寶寶“說話”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比如:帶寶寶出去玩時, 媽媽可以將街道兩旁的房屋、樹木、汽車等一一介紹給寶寶認識…… 也許有時寶寶似乎在很認真地傾聽, 而有時卻好像在兀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比如專心地吃奶,

或研究自己的小拳頭……), 媽媽不用太在意。 寶寶會選擇他感興趣的內容, 不動聲色地記在心底。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媽媽在寶寶會說話以後, 會突然發現“寶寶怎麼會說那麼多我沒有教過他的詞”的原因。

03 寶寶不會說話, 不代表不理解他人談話的內容 雖然對1歲的寶寶來說, 還只能說出“球”這個單個的詞, 但是如果你對他說:“把球給爸爸。 ”寶寶卻能夠理解你的意思, 並按照指令順利地完成這個任務。 這說明 1歲左右的寶寶對理解並完成簡單指令已經非常在行了。 媽媽這樣做:不要對寶寶講太多沒有關聯的閒話。 當寶寶理解了媽媽的指令或聽懂了親人間的交談會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但如果聽不懂則會感到有些著急和挫敗。 因此, 媽媽在對寶寶講話時, 最好放慢語速, 說簡單的句子, 並注意多一些停頓, 讓寶寶有時間回想其中的資訊。

04 寶寶不會說話, 不代表比同齡寶寶笨 像走路、爬行等其他許多事情一樣, 寶寶學說話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 只要寶寶沒有明顯的聽力或行為異常(比如:對聲音沒有反應, 或始終和媽媽沒有目光的交流等), 寶寶說話稍晚一些, 媽媽一般不用過於擔心。 不要熱衷於將自己的寶寶和同齡寶寶進行比較, 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不同, 相信你的寶寶, 相信你的知覺, 是最重要的。 媽媽這樣做:不要讓學會說話的平均年齡給你太大壓力, 但也要保持對異常情況的警覺。 儘管寶寶學說話時間有早有晚,

但如果寶寶到了3歲還沒有一點說話的意識的話, 媽媽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了。 許多原因可以導致寶寶語遲, 比如聽力障礙或大腦發育異常等, 而有這些問題的寶寶除了不會說話外, 往往還會伴隨其他的行為異常。 媽媽只要注意觀察大都可以較早發現。 下面就向媽媽介紹一下在寶寶 出生第一年裡, 語言發育的基本進程, 媽媽可以對照觀察寶寶的表現, 以便儘早發現潛在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