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什麼決定了有的人會害羞

內向並不等同害羞

首先, 害羞並不簡簡單單地表示內向。 如果你在週末的晚上呆在家裡不出門, 只是為了看一本好書, 不去參加吵鬧的聚會, 沒必要因此說你是一個害羞的人。 除非聚會讓你感覺焦慮, 你看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躲避那個聚會。 “當我們和陌生人一起時, 害羞是一種比正常情況更加嚴重的緊張和不確定,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傑羅姆 ·凱根說, “害羞的人更有可能是性格內向的人, 但是性格內向的並不都會害羞。 ”

即使是按照這種定義, 害羞的人還是不少。 凱根說, 我們之中30%%以上的人可以稱得上害羞。

比率這麼高, 以至於很多人不承認。 害羞的孩子“看”不懂臉

義大利聖·拉斐爾米蘭大學的馬可·巴塔格裡亞博士招募了49名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小學生。 他讓小學生們回答調查問卷, 然後用人們接受的害羞等級給他們評級。 他向小學生們展示一系列的圖畫, 上面畫的是表示高興、生氣和沒有任何表情的臉。 他要求小學生們識別這些臉。 害羞程度越高的小學生, 一直不能順利地解讀表示生氣的臉。

當他用腦電圖記錄小學生的大腦活動時, 巴塔格裡亞發現, 害羞程度高的小學生大腦皮質中的活動水準相對較低。 大腦皮質是人類複雜思維發生的地方。

巴塔格裡亞總結說, 也許害羞的孩子不能讀懂其他孩子的臉部動作,

而這些臉部動作正是孩子們在社交中用來暗示他人的。 害羞的孩子不能依靠那些臉部信號, 所以往往顯得警惕心太高了。

基因影響你會否害羞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翰·加伯瑞裡也做過一個類似的研究。 他不僅讓成人實驗物件觀看人的臉部照片, 而且還有像車禍場面那樣的嚇人照片。 他發現, 害羞的實驗物件面對車禍場面和其他人的表現相同。 不同的卻是他們對人臉照片的反應。

他還研究了與害羞有關的基因。 他分析DNA後發現, 害羞的孩子有一到兩份基因比較短。 這些基因和大腦中一種叫血清素的化合物的流動有關。 血清素能影響人的焦慮、抑鬱和其他情緒狀態。 加伯瑞裡的實驗室不是唯一一個把基因和害羞聯繫起來的,

很多研究者相信, 這些基因至少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

小心應對害羞的人

如果一個人出生時就帶有害羞的基因, 那麼他是不是一定會害羞?凱根從20年前起追蹤研究2歲大即表現害羞的孩子。 在當時表現害羞的孩子中, 有三分之二在20年後仍然如此, 另外三分之一則克服了這一點。 “父母、環境和社交機會, 所有這些都對孩子的害羞性格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凱根說, “如果你生下來就害羞, 想成為克林頓那樣健談的人大概會很難, 但是這不會妨礙你克服害羞的性格。 ”不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 他們有很多辦法把自己從害羞中解脫出來。 首先, 父母必須小心地對孩子的害羞行為作出反應,

千萬不能把這說成“壞”。 專家說:“他們應該給出柔和的信號, 對孩子說: ‘我想幫你處理這個問題。 你不是一個壞孩子。 ’”對於害羞的成人來說, 對話治療能夠把他們的焦慮情緒放在觀察中, 以此淡化社會環境的影響, 而且減少與此相關的害怕情緒。 通過逐漸把病人暴露在讓他們感覺不適的環境中, 行為治療能有效治療他們厭惡社交的情緒。

害羞讓孩子遠離暴力

和外向的孩子相比, 害羞的孩子或許只有一個相對狹小的朋友圈子, 但是研究顯示, 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往往更好, 而且不大會被發現和暴力或者犯罪有關。 “害羞是一個風險, 可它也是一種具有保護性的性格。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社會福利學教授霍金斯說。

巴塔格裡亞也說:“害羞只不過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區別。 這也是幸福的一種形式。 ”讓研究害羞的科學家樂此不疲的是:他們總是喜歡指出, 許多歷史名人, 如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印度“聖雄”甘地和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的性格都是不同尋常的內斂。 如果他們的性格是另外一種樣子, 他們獲得的成就也許就會少得多。 而在文學家中, 這樣的例子會更多。 凱根說:“在我看來, 大詩人艾略特毫無疑問是一個害羞的孩子。 儘管如此, 他仍然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嚴潔)

${FDPageBreak}

為什麼一些人會害羞

研究表明, 大概有10%的幼兒“生來害羞”。 這些兒童在與不熟悉的人或環境接觸時, 顯得不同尋常的謹慎和緘默。 關於天性的問題, 有一個更為複雜的解釋。在兒童期,一些人被嘲諷,或者由於一時失誤,成為大家取笑的對象。而另外一些人由於外表美麗或在活動中取得了成功而“被愛戴”。

還有一個原因集中在文化因素上。害羞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比例最高,這是對9個國家和地區研究的結果。最顯著的有日本和臺灣,最低的在以色列。這些不同,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文化所強調的內容不同所造成的。在這些亞洲國家裡,由於社會活動中的失敗而屈從于權威,被認為是一種恥辱。而在以色列,由於冒險而被表面上責備一番,會被認為是一種鼓勵。

來自美國的關於害羞普遍性的報告認為,年輕人都被電子產品包圍著,他們長時間獨自一人看電視、打電子遊戲、飆網和發電子郵件,由此產生了社會隔離,減少了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過量使用網路會使人們感到孤獨、隔離和更加害羞。

當害羞變得更極端化時,就會迫使人們的生活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使得一個人將其社會快樂最小化,使其社會不適和隔離感最大化。

下面有幾個給害羞者的簡單原則和策略,希望大家深入地思考,並嘗試去做:

◆要意識到,並不只有你一個人感到害羞,每一個你見到的人可能都會比你更害羞。

◆即使存在著遺傳因素,害羞也是可以改變的。但是這需要勇氣和毅力,就像你要改變一個存在了很久的習慣一樣。

◆嘗試對你所接觸到的人微笑,並與他們進行目光的接觸。

◆與別人交談,大聲說話,用最清晰的聲音,特別是當你說出你的名字或是詢問資訊時。

◆在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努力使自己第一個提出問題或是發表觀點。準備一些有趣的東西去說,第一個去說。每一個人都會欣賞“破冰者”,以後也就不會再有人認為你害羞了。

◆永遠不要小瞧你自己。相反,想一下為了達到你想要得到的成就,下一步你要採取怎樣的行動。

◆注意要使別人感到舒服,特別是當你尋找其他害羞者時。這樣做會降低你的自我意識。

◆在你去通常會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練習沉思,放鬆,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狀態。

如果你是個害羞的人,我們建議你採用上述辦法,一些學生採用了這些方法,已經從害羞的桎梏中擺脫出來,生活中充滿了新的自由。這是把一些簡單的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並確實有所收益的例子。如果你不害羞,可以鼓勵那些害羞的朋友和家庭,鼓勵他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眾所周知,在植物界有一種會害羞的草,只要用手輕輕碰一下,它的枝葉就會馬上合攏,隨後又會慢慢還原。這種神奇植物為什麼會“害羞”呢?原來,含羞草葉柄下有一個叫“葉枕”的鼓包,裡面含有充足水分,當你用手觸摸它的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其實在人類社會也存在著這種“害羞”的人。

美科學家揭開害羞之謎

而在人類社會,也有人會因為做錯了事而感到害羞,難道人類也有害羞“葉枕”嗎?近日,美國科學家揭開了人類害羞背後的秘密。

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實驗,能把喜歡探索和害羞的孩子區分開。

在鮑登學院實驗室,孩子們正在玩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遊戲,這是心理學家薩姆·普特納姆設計的實驗,這個遊戲能把喜歡探索創新的孩子和那些靦腆的孩子區分開。

雖然實驗道具很普通,只是從廉價物品商店買來的肥皂泡沫和萬聖節才用的恐怖面具,但是實驗本身卻很有意義。在實驗室裡,當工作人員戴上骷髏面具時,孩子們的確表現各異。有的孩子高興地大叫,歡天喜地地沖向肥皂泡沫;而有的孩子則悄悄地躲在門後,看著別人又瘋又鬧;還有的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

這一切表現都被心理學家普特納姆一一記錄下來。他研究的意圖就是,找出我們中間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新鮮事物,而有的人卻喜歡墨守陳規;為什麼有的人勇於創新,而有的人追求安逸。

許多科學家認為,害羞之謎也許就存在於這些難以捉摸的性格差異中。害羞的人通常具有目光游離、總愛聳肩和遠離人群的姿態,這是一種看上去很痛苦、很糟糕的狀態。兒科教授威廉·加德納說:“我將害羞當作人類性情正常範圍內的一部分。”

但是,在科學家和那些極力逃避社會的人眼中,他們對害羞的正常範圍的認識卻截然不同。決定一個人是否害羞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我們該將如何面對這個問題?通過行為研究、大腦掃描甚至是基因測試,研究人員逐漸瞭解到,害羞是一種複雜狀態。

羞澀的人更有可能是內向型的人,但內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人們感到害羞,肯定有其原因。但這並不僅是一個人性格內向的問題。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格恩說:“當我們同 有一個更為複雜的解釋。在兒童期,一些人被嘲諷,或者由於一時失誤,成為大家取笑的對象。而另外一些人由於外表美麗或在活動中取得了成功而“被愛戴”。

還有一個原因集中在文化因素上。害羞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比例最高,這是對9個國家和地區研究的結果。最顯著的有日本和臺灣,最低的在以色列。這些不同,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文化所強調的內容不同所造成的。在這些亞洲國家裡,由於社會活動中的失敗而屈從于權威,被認為是一種恥辱。而在以色列,由於冒險而被表面上責備一番,會被認為是一種鼓勵。

來自美國的關於害羞普遍性的報告認為,年輕人都被電子產品包圍著,他們長時間獨自一人看電視、打電子遊戲、飆網和發電子郵件,由此產生了社會隔離,減少了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過量使用網路會使人們感到孤獨、隔離和更加害羞。

當害羞變得更極端化時,就會迫使人們的生活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使得一個人將其社會快樂最小化,使其社會不適和隔離感最大化。

下面有幾個給害羞者的簡單原則和策略,希望大家深入地思考,並嘗試去做:

◆要意識到,並不只有你一個人感到害羞,每一個你見到的人可能都會比你更害羞。

◆即使存在著遺傳因素,害羞也是可以改變的。但是這需要勇氣和毅力,就像你要改變一個存在了很久的習慣一樣。

◆嘗試對你所接觸到的人微笑,並與他們進行目光的接觸。

◆與別人交談,大聲說話,用最清晰的聲音,特別是當你說出你的名字或是詢問資訊時。

◆在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努力使自己第一個提出問題或是發表觀點。準備一些有趣的東西去說,第一個去說。每一個人都會欣賞“破冰者”,以後也就不會再有人認為你害羞了。

◆永遠不要小瞧你自己。相反,想一下為了達到你想要得到的成就,下一步你要採取怎樣的行動。

◆注意要使別人感到舒服,特別是當你尋找其他害羞者時。這樣做會降低你的自我意識。

◆在你去通常會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練習沉思,放鬆,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狀態。

如果你是個害羞的人,我們建議你採用上述辦法,一些學生採用了這些方法,已經從害羞的桎梏中擺脫出來,生活中充滿了新的自由。這是把一些簡單的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並確實有所收益的例子。如果你不害羞,可以鼓勵那些害羞的朋友和家庭,鼓勵他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眾所周知,在植物界有一種會害羞的草,只要用手輕輕碰一下,它的枝葉就會馬上合攏,隨後又會慢慢還原。這種神奇植物為什麼會“害羞”呢?原來,含羞草葉柄下有一個叫“葉枕”的鼓包,裡面含有充足水分,當你用手觸摸它的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其實在人類社會也存在著這種“害羞”的人。

美科學家揭開害羞之謎

而在人類社會,也有人會因為做錯了事而感到害羞,難道人類也有害羞“葉枕”嗎?近日,美國科學家揭開了人類害羞背後的秘密。

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實驗,能把喜歡探索和害羞的孩子區分開。

在鮑登學院實驗室,孩子們正在玩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遊戲,這是心理學家薩姆·普特納姆設計的實驗,這個遊戲能把喜歡探索創新的孩子和那些靦腆的孩子區分開。

雖然實驗道具很普通,只是從廉價物品商店買來的肥皂泡沫和萬聖節才用的恐怖面具,但是實驗本身卻很有意義。在實驗室裡,當工作人員戴上骷髏面具時,孩子們的確表現各異。有的孩子高興地大叫,歡天喜地地沖向肥皂泡沫;而有的孩子則悄悄地躲在門後,看著別人又瘋又鬧;還有的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

這一切表現都被心理學家普特納姆一一記錄下來。他研究的意圖就是,找出我們中間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新鮮事物,而有的人卻喜歡墨守陳規;為什麼有的人勇於創新,而有的人追求安逸。

許多科學家認為,害羞之謎也許就存在於這些難以捉摸的性格差異中。害羞的人通常具有目光游離、總愛聳肩和遠離人群的姿態,這是一種看上去很痛苦、很糟糕的狀態。兒科教授威廉·加德納說:“我將害羞當作人類性情正常範圍內的一部分。”

但是,在科學家和那些極力逃避社會的人眼中,他們對害羞的正常範圍的認識卻截然不同。決定一個人是否害羞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我們該將如何面對這個問題?通過行為研究、大腦掃描甚至是基因測試,研究人員逐漸瞭解到,害羞是一種複雜狀態。

羞澀的人更有可能是內向型的人,但內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人們感到害羞,肯定有其原因。但這並不僅是一個人性格內向的問題。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格恩說:“當我們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