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是系統症狀突出的疾病, 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據瞭解, 本病尚無根治方法, 但如果及早發現可以使病情得到緩解。 那麼, 白塞氏病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
白塞氏病在早期診斷出, 有助於我們治療白塞氏病, 可以使我們快速的擺脫白塞氏病的困擾。
一、白塞氏病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如有2個以上的基本症狀即可成立診斷。 但如基本症狀不全, 特殊症狀又先發時, 則診斷比較困難。 白塞氏病的診斷依據是仔細詢問病史, 是否曾經有各器官的患病史。
二、白塞氏病依據皮膚針刺反應:如皮膚注射針眼處在24-48小時內出現丘疹或小膿皰即為陽性。
三、Behcet病患半數以上微循環發生障礙, 血清中HLA-B5陽性。 有些血清HLA-B5陽性臨床診斷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患者, 在追蹤觀察過程中, 相繼出現除口腔潰瘍以外的其他症狀, 如視網膜血管炎、關節炎、皮膚針刺反應由陰性轉為陽性等, 最後診斷為白塞氏病。 檢查病人微循環變化及血清中HLA可作為診斷的參考資料。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於白塞氏病的診斷依據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 提醒大家, 如發現白塞氏病, 應及就醫, 以便能及早擺脫疾病的困擾。
白塞氏病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