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中醫治療骨折方法

生活中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生, 當意外發生之後骨折則在所難免的, 那麼骨折吃什麼好得快呢?以及骨折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將給大家介紹中醫從外部治療骨折的方法, 希望通過這裡的瞭解對你的健康有所幫助。

熏洗調養法

局部熏洗多用於骨折後期, 折除固定後。 可從下列諸方中選一方煎水熏洗:

(1)羌活6克, 獨活6克, 防風9克, 續斷12克, 荊芥6克, 當歸12克, 青皮5克, 牛膝9克, 五加皮9克, 杜仲9克, 紅花6克, 枳殼6克。

(2)伸筋草、秦艽、鉤藤、當歸、獨活、海桐皮各9克, 絡石藤10克, 紅花6克, 乳香、沒藥各9克。

(3)透骨草500克, 與白酒少許共炒至微黃,

加水煎煮6~8小時, 再與45%酒精(或好白酒)配成酊劑, 每次用50毫升淋洗傷口, 每日2~3次。 本方可用於骨折初期。

貼敷調養法

(1)早期可用七厘散適量, 米酒調糊, 薄薄塗於患處。 每日換藥1次。

(2)中期可用五靈脂30克, 白及30克, 乳香、沒藥各9克, 共研細末, 麻油調糊, 外敷患處。 或用降香、荔枝核等分, 研粉混勻, 以75%酒精調糊外敷患處。

藥酒調養法

(1)川芎灑:川芎30克, 白酒500毫升。 將川芎於酒內浸泡7天后可飲用。 每次10~20毫升, 連服7~10天為1療程。

(2)另方三七酒、骨碎補酒, 即以三七或骨碎補易川芎, 用法同(1)。

骨折食療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 經絡不通, 氣血阻滯, 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 行氣消散為主。 中醫認為, "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可見, 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

飲食配合原則上以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 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 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 否則瘀血積滯, 難以消散, 必致拖延病程, 使骨痂生長遲緩, 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在此階段, 食療可用三七10克, 當歸10克, 肉鴿1只, 共燉熟爛, 湯肉並進, 每日1次, 連續7-10天。

結語:骨折的發生往往會給生活帶來很多困擾, 甚至會在肢體上造成殘疾。 針對骨折的發生要積極治療。 上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骨折的外用方劑, 希望通過這裡的瞭解對你的健康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