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半夏滌痰湯中藥方劑

拉肚子的情況我們都遇到過, 但是情況有重有輕, 泄瀉的症狀就屬於比較重的腹瀉了。 治療泄瀉, 這裡小編推薦半夏滌痰湯中藥方劑給大家,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諮詢下中醫師。 半夏滌痰湯的效果很好的, 來看半夏滌痰湯的用法!

處方

半夏曲1錢半(川制, 另吃), 枳實錢半(炒), 白前2錢, 旋覆花3錢(包), 炒菔子6錢(杵, 包), 橘紅1錢, 炙甘草5分, 白茯苓3錢。

功能主治

泄瀉忽來忽止, 或溏水粘涕, 兼乎滯痛。

摘錄

《鎬京直指》卷二。

泄瀉

泄瀉是指因感受外邪, 或被飲食所傷, 或情志失調, 或脾胃虛弱, 或脾腎陽虛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數增多,

糞便稀溏, 甚至泄如水樣為主證的病證。 一般根據病因病機運用淡滲, 升提, 清涼, 疏利, 甘緩, 酸收, 燥脾, 溫腎, 固澀的方法治療。

病因病機

泄瀉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腸, 其中主髒在脾, 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 飲食所傷, 情志失調, 脾胃虛弱, 脾腎陽虛等。 其主要致病因素為濕, 即《難經》所謂“濕多成五泄”。

1.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傷人, 主要以濕為主, 常夾雜寒、暑、熱等病邪, 導致腸胃功能失調, 皆使人發生泄瀉, 脾臟喜燥而惡濕, 外來之濕入侵則最容易困遏脾陽, 從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導致泄瀉。 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響脾胃, 使脾胃功能失調, 運化失常, 清濁不分, 而成泄瀉。

2.飲食所傷

脾胃為倉廩之官, 脾主運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納,

腐熟水穀。 故飲食不當, 如飲食過量導致宿食內停;或過食肥甘厚味, 呆胃滯脾, 濕熱內蘊;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 傷及腸胃;或過食生冷, 導致寒濕交阻等, 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致使脾胃的傳導失司, 升降失調, 水穀停滯而導致泄瀉。

3.情志不舒

鬱怒傷肝, 肝失疏泄, 木橫乘土, 脾胃受制, 運化失常, 或憂思氣結, 脾運阻滯, 均致水穀不化, 下趨腸道為瀉。 若素體脾虛濕盛, 運化無力, 複因情志刺激、精神緊張或于怒時進食, 均可致肝脾失調, 易形成泄瀉。

4.脾胃虛弱

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 若因長期飲食失調, 勞倦內傷, 久病纏綿, 均可導致脾胃虛弱, 中陽不健, 運化無權, 不能受納水穀和運化精微, 清氣下陷, 水穀糟粕混雜而下,

遂成泄瀉。

5.脾腎陽虛

久病之後, 腎陽損傷, 或年老體衰, 陽氣不足, 命門火衰, 不能助脾腐熟水谷, 水穀不化, 而為泄瀉。

6.中氣下陷

久病失治誤治, 導致中氣被損傷引起中氣下陷, 不能提升陽氣, 故而不能溫煦腐熟水谷, 水穀不化, 成為泄瀉。

預防調護

1.飲食

注意飲食衛生, 不暴飲暴食, 不吃腐敗變質食物, 不喝生水、冷水等;泄瀉病人飲食要清淡易消化, 不宜吃甜、冷、肥膩的食物;某些食物進食後會引起泄瀉者, 應忌食。

2.增強體質

慢性泄瀉病人, 應加強鍛煉身體, 以增強體質, 如體操、太極拳、氣功等。

3.預防

平素注意天氣變化而增減衣物以防外感引起泄瀉。 泄瀉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症, 在中醫治療上應明確證型, 正確的辨證論治從而選方用藥,

針灸治療急慢性泄瀉效果較好, 但對嚴重失水或由惡性病變所引起的泄瀉, 則應採用綜合性治療。

結語:有關半夏滌痰湯中藥方劑,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詳細大家看完之後對半夏滌痰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 半夏滌痰湯能治療泄瀉, 而且是忽來忽止的泄瀉, 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買些藥方回去煎著來服用。 有關泄瀉, 上文中也介紹很多, 希望幫助到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