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膽湯由來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半夏、竹茹、枳實、橘皮、生薑、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膽經虛熱或痰熱上擾所致之虛煩不得眠, 驚悸、胸悶、口苦、嘔吐等症。 有燥濕化痰, 清熱除煩之功。

本方名為「溫膽」, 實為清膽和胃之劑。 王晉三雲:「溫膽湯, 隔腑求治之方也。 熱入足少陽之本, 膽氣橫逆, 移於胃而為嘔, 苦不眠, 乃治手少陽三焦, 欲其旁通膽氣, 退熱為溫, 而成不寒不燥之體, 非以膽寒而溫之也」。 (《古方選注》)羅東逸雲:「命名溫者, 乃謂溫和之溫, 非謂溫涼之溫也」。 (《醫宗金鑒》)陳修園則持異議雲:「熱除痰清而膽自寧和, 即溫也。 溫之者,

寒涼之也」。 (《時方歌括》)可見, 本方「溫膽」之意在於「清」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