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面肌痙攣的診斷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面痙攣, 是指一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抽搐, 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 病因不清楚。 那麼, 面肌痙攣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瞭解。

發病以中年女性為多, 起病常為下眼瞼的輪匝肌陣發性輕微抽搐, 以後逐漸向一一側面部擴展, 以口角肌肉抽搐最明顯。 抽搐程度不一, 在緊張、情緒激動或疲勞時抽搐加重, 安靜或睡眠時消失。 少數嚴重者, 面肌抽搐可累及整個一側面肌。 抽搐多限於一側, 雙側者甚罕見。

本病是慢性進行性發展, 一般不自發緩解, 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現患側面肌癱瘓和萎縮,

抽搐也停止。 病程初期, 面肌抽搐僅限於眼輪匝肌時, 應與功能性眼瞼肌痙攣鑒別, 後者不向下面部擴展, 且常為雙側性。 當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 或肢體功能障礙, 或件有肢體不自主動作時, 應考慮顱內病變, 需去醫院診治。

⒈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面神經麻痹後的面肌抽搐

面神經損傷或面神經炎引起的面神經麻痹, 恢復不完全時可產生面肌抽搐。 這種面抽常伴有癱瘓肌的攣縮或聯帶運動, 在作自主運動如露齒時, 抽搐側的面肌並不收縮, 而健側面肌收縮正常, 口角歪向健側。

⒉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繼發性面肌痙攣

橋小腦角腫瘤、顱內炎症、延髓空洞症、運動神經元性疾病、顱腦損傷以及面神經癱瘓後等引起的面肌痙攣,

多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的表現。

⒊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臆症性眼瞼痙攣

常見於中年以上女性, 多系雙側性, 僅僅局限於眼瞼的痙攣, 抽動時雙側同步, 而顏面下部的面肌則並不累及。

⒋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習慣性面部抽動

常見於兒童及青壯年, 為短暫的強迫性面肌運動, 為雙側性, 可為意志暫時控制。 肌電圖檢查出現的肌收縮與主動運動時所產生的一樣。

⒌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舞蹈病及手足徐動症

表現為雙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 伴有四肢、軀幹類似的不自主運動。

⒍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局限性癲癇

局限性運動性癲癇其抽搐幅度較大, 並往往累及頸、上肢、甚或偏側肢體,

或出現典型的按大腦皮層運動區順序擴散的局限性癲癇發作。 僅局限於面肌者少見, 腦電圖檢查可有癲癇波。

⒎面肌痙攣鑒別診斷之痛性抽搐

部分三叉神經痛患者發作時可伴有同側面部肌肉抽搐。 原發性面肌痙攣病程長, 症狀重, 亦可引起面部疼痛, 但疼痛程度較輕, 無誘發疼痛觸及點。

面肌痙攣的診斷要點

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原髮型面肌痙攣, 一種是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 兩種類型可以從症狀表現上區分出來。 原髮型的面肌痙攣, 在靜止狀態下也可發生, 痙攣數分鐘後緩解, 不受控制;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 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動作產生。 那麼, 臨床上面肌痙攣的診斷要點是什麼呢?

專家稱, 該病主要依靠典型的臨床表現做出症狀學診斷。 並且依靠神經系統檢查和相關影像學檢查做鑒別診斷。 應常規進行腦電圖、肌電圖檢查, 必要時還應進行乳突、顱骨X線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以排除乳突及顱骨疾患。 近年來, MRI相關的一些特殊檢查如MRTA以及立體成像技術, 可提供血管神經關係的影像, 但仍然要依靠術中所見才能確診。

面肌痙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