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晨跑步有危險!容易加速心力衰竭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基礎, 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 健康需要有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同時健康也來自我們每一天良好的生活習慣。

奔跑造就了人類

為了在較大範圍內狩獵和找尋食物, 200萬年前的類人猿開始學會奔跑。 在發展適合奔跑的身體特徵過程中, 人類漸漸喪失了那些有利於爬樹的特質。 美國科學家認為, 犧牲生活在樹上的傳統能力, 換來適合奔跑的一些特質, 推動了現代人體體形的塑造過程。

和猿類相比, 人類腿更長、手臂更短, 臀部也更大, 而這些特徵恰恰使得人類善於奔跑。

腿長, 步幅可以跨得很大;手臂短, 有助於在跑動過程中保持身體平衡;大骨盤, 可以更好地緩解奔跑過程中產生的震盪。 科學家甚至認為, 如果自然選擇不利於人類奔跑, 我們現在看上去可能還會很像猿類。 那些跑不了幾百米就氣喘吁吁的人, 是不是辜負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奔跑能力?

政要明星都愛跑

有些人認為, 跑步既單調又機械。 殊不知, 就是有人喜歡這種簡單的運動。 剛剛在斯諾克世錦賽奪冠的奧沙利文認為, 斯諾克帶給他心理的疲憊要遠遠大於身體, 跑步卻是最純粹的放鬆, “我發現了跑步的樂趣, 這成了我最大的愛好。 ”

在洛杉磯比華利山的“星光大道”, 每天清晨或傍晚, 都可以看到慢跑的帥哥美女,

其中更是不乏好萊塢明星。 而他們的總統布希, 則每週跑步4至5次。 短褲、背心、iPod, 總統的跑步裝備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 常慢跑“年輕”骨骼

跑步能鍛煉心肺功能, 增強肌肉力量, 持續有效的慢跑還能起到消耗能量、減少脂肪的作用。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院專家研究發現, 慢跑還能使骨骼“年輕”。

研究人員對兩組研究物件的骨骼變化作了對比檢查, 他們分別是千葉縣41名年齡30歲至80歲經常慢跑的會員, 以及平時不太愛運動的86名男女。 最後發現, 慢跑者的椎骨、股關節、腿骨和臂關節等部位的骨骼密度, 均比不運動者高40%左右, 這種骨骼密度接近二十幾歲的骨骼狀態。 就男性而言, 在一周內慢跑距離越長,

其骨骼密度越高。 至於女性, 骨骼密度的高低與慢跑的歷史長短有直接關係。 只有對慢跑持之以恆者, 才可能取得與年輕人骨骼密度相當的效果。

心臟不好傍晚跑

日本的體育生理學家提出, 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少的壓力, 因為清早心臟通常未能適應完全的運動。 慢跑會激發人體內分泌大量激素, 使心跳速度加快。

清晨慢跑時, 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後或傍晚時的分泌量高出2至4倍之多。 專家認為, 早晨慢跑可能會引起血液凝塊並且促進心力衰竭, 而晚上慢跑可能減少血液凝塊的趨勢, 並且阻止心力衰竭。

跑姿不對能傷身

跑步雖動作簡單, 但如果姿勢不正確, 不僅達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 還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

跑步時, 腿部動作應該放鬆。 一條腿後蹬時, 另一條腿屈膝前擺, 小腿自然放鬆, 依靠大腿的前擺動作, 帶動髖部向前上方擺出。 以腳跟先著地, 然後迅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 不能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步, 長此以往易引發脛骨骨膜炎。

此外, 跑步時自然擺臂很重要。 正確的擺臂姿勢可以起到維持身體平衡、協調步頻的作用。 擺臂時肩部要放鬆, 兩臂各彎曲約成90度, 兩手半握拳, 自然擺動, 前擺時稍向內, 後擺時稍向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