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死亡率僅次於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 所以, 提高肝癌治療效果的關鍵是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早期肝癌如果手術切除, 則有可能在肝癌沒有發生遠處轉移的時候, 完全切除腫瘤, 就獲得了根治性治療的機會。
肝區疼痛
少數患者自發地或於肝穿刺後突然出現肝區劇烈疼痛, 多是由於位於肝臟表面的癌結節破裂出血所致。 若同時伴有血壓下降、休克的表現, 腹腔穿刺有血性液體, 則說明癌結節破裂出血嚴重。 遇此情況需緊急搶救。
發熱
相當一部分的肝癌患者會出現出汗、發熱。 多數發熱為中低度發熱, 少數患者可為高熱, 在39℃以上, 一般不伴有寒戰。 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 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後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迴圈所致。
下肢水腫
肝癌伴腹水的患者, 常有下肢水腫, 輕者發生在踝部, 嚴重者可蔓延至整個下肢。 臨床上曾見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腫, 水液能從大腿皮膚滲出。
出血傾向
肝癌患者常有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 主要是由於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 它在肝癌合併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
消化道症狀
食欲下降、飯後上腹飽脹。 曖氣、消化不良、噁心等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症狀,
溫馨提示
臨床上一般採取西醫的手術、放化療與中藥結合療法, 但晚期患者因癌細胞擴散而治癒率較低, 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做好肝癌的預防工作, 堅持“管水、管糧、防肝炎”的肝癌預防七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