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補鈣

說起寶寶的營養我相信這是作為爸爸媽媽們都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因為每個家庭都非常注重寶寶的生長發育, 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是很容易缺鈣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呢, 缺鈣應該怎麼辦呢,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缺鈣

1、這些異常行為, 真的是缺鈣

有媽媽說, 自己家寶貝總是撓頭發、揪耳朵, 還有時在自己的小床上撞頭, 其實啊, 如果不是寶寶自己在玩, 就是因為內耳的發育還不夠均衡, 寶寶總感覺耳朵不舒服。 這些情況並不是真的就缺鈣了,

媽媽帶著寶寶經常蕩秋千、按摩耳根處, 就會緩解很多, 等寶寶大一些就好了。

2、寶寶缺鈣的徵兆

寶寶是否缺鈣其實是個偽命題, 因為臨床上並沒有缺鈣的具體表現。 能給我們參考的就是因為缺鈣引起的併發症。 比如寶寶經常夜間出汗且不是因為穿得太熱、經常會抽筋、莫名其妙發脾氣、囟門閉合的比較晚(前囟門2歲之前基本都會閉合, 後囟門寶寶在6-8周就基本閉合了), 都被認為是缺鈣了。 最準確就該是到醫院檢查一下微量元素, 是否真的是所謂的缺鈣。 自己千萬不要給寶寶隨便吃補鈣的東西, 如果需要補, 建議媽媽自己吃一定的鈣片, 通過母乳給寶寶增加。

3、是不是真需要補鈣

那麼, 為啥說補鈣是個偽命題?很多佝僂病的孩子怎麼解釋呢?其實呀,

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也就是說, 無論你身體鈣含量是否充足, 這個維生素不夠, 骨骼就沒法吸收鈣質。 要知道, 人體從食物中獲取的鈣, 只有不到骨骼所需的10%, 所以為了鈣吸收, 也為了預防佝僂病, 多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就對了。

4、隨便補鈣有風險, 媽媽要注意

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 都有寶寶生長必需的鈣質, 已經是很充足的。 如果媽媽私下隨便補鈣, 而非維生素D, 很可能會造成寶寶腸道內堆積的這些鈣質與脂肪酸結合成難以消化的脂肪酸鈣鹽(俗稱鈣皂), 引起寶寶嚴重便秘!

寶寶補鈣食療方

骨頭湯

材料:扇子骨500克, 直通骨1000克, 尾脊骨500克, 碎骨500克, 蔥結1小紮,

生薑1小塊, 酒50克, 清水5公斤。

做法: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 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 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 都要抹掉清洗;將直通骨劈斷, 劈開兩片, 放入鍋中, 加入蔥薑, 然後放入冷水, 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用大火燒開, 撇去浮沫(根據肉質, 可能要撇1-2次), 轉小火慢慢加溫燉;撇去浮沫(根據肉質, 可能要撇1-2次)後, 轉小火燉, 然後倒入酒50K左右;從營養獲取角度考量, 在水燒開後可適量加醋, 因為醋能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 不要過早放鹽, 因為鹽能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 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 影響湯的鮮美;燉至2-3小時後出湯, 即完成出湯!怎麼樣不錯吧。 一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用, 家庭中可煮1-3小時左右, 可取用2次,

至扇子骨已酥化, 骨頭顏色呈灰暗色, 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 顏色:湯清而漂油。

豬肝粥

原料:大米100克, 豬肝50克, 水600克, 花生油300克(約耗30克), 鹽5克, 味精1.5克, 料酒、澱粉、蔥花各10克, 薑末4克。

做法:將大米洗乾淨;豬肝洗淨, 切薄片, 裝入碗內, 加澱粉、蔥花、薑末、料酒和少許鹽, 抓拌均勻, 醃上漿;鍋內放油燒至五六成熱, 分散投入豬肝片, 用筷子劃開, 約1分鐘, 至豬肝半熟, 撈出控油;鍋內放水燒開, 倒入大米, 開後改用小火熬煮約30分鐘, 至米漲開時, 放入豬肝片, 繼續小火煮10-20分鐘, 加味精和鹽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