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伏邪理論治療內傷發熱

某, 男, 71歲, 於2016年12月23日初診。

病史:既往有膽囊炎、膽結石病史數年, 2個月前突發高熱、寒顫、上腹痛、嘔吐, 入住當地醫院肝膽外科, 診斷為膽囊炎、膽石症。 予保肝、抗炎對症治療, 症狀改善。 查MRI示膽總管結石(多發)。 後轉至他院行膽總管取石微創手術及膽囊摘除術。 術後出現嘔血、便血2次, 予以止血對症處理, 症狀有所改善。 患者自1個月前出現惡寒發熱, 最高至38.5℃, 一般多在38℃以下, 反復發作, 可自行降至正常, 口幹, 胃脘不適, 納差, 乏力, 汗出, 大便正常, 小溲色黃頻多, 舌質光紅無苔, 有裂紋, 脈弦細。 四診合參, 診斷為內傷發熱

分析此由氣陰兩傷, 邪伏少陽, 樞機不和所致, 治宜和解, 擬予小柴胡湯合青蒿鱉甲東加減。

處方:柴胡10克, 黃芩10克, 太子參18克, 杭麥冬15克, 北沙參15克, 青蒿15克, 醋鱉甲12克, 蘆根20克, 車前草12克, 枳殼12克, 陳皮10克, 穀芽25克, 甘草10克, 5劑, 水煎服, 日1劑, 早晚分服。

複診時患者訴服藥2日後未再發熱, 體溫正常, 口幹緩解, 夜尿2~3次, 納食稍改善, 夜寐多夢, 盜汗, 舌紅少苔, 有裂紋, 脈弦細。 上方加浮小麥20克、五味子12克斂陰止汗;白芍20克養血柔肝;石斛12克加強滋陰。 14劑, 水煎服, 日1劑, 早晚分服。

三診時, 諸症平復, 未再發熱, 囑西洋參10克、石斛10克煎液代茶飲, 以資調理。

按:此案病證乃系氣陰兩傷, 邪伏少陽, 樞機不劑之象。 少陽為半表半裡之徑, 介於二陽之後, 三陰之前。 寒熱相雜, 往來寒熱,

只有少陽會出現這種表現, 同時從本案舌脈和溲黃等體征, 足可說明病在少陽。 因邪在半表半裡, 故出現惡寒發熱, 反復發作月餘。 面色無華、口幹、乏力、汗出、舌光紅無苔且有裂紋是氣陰不足之象, 胃脘不適、納差是邪熱灼傷胃陰所致, 證屬內傷發熱範疇。

國醫大師徐經世認為內傷發熱多由“伏氣”所致。 “伏邪”學說應溯源於《內經》, 至明代以前皆依據《傷寒論》之言, 稱為“伏氣”。 明代末年, 吳又可在《溫疫論》創造性地稱之“伏邪”。 其後, 清·劉吉人《伏邪新書》也說過, 感六淫而不即病, 過後方發者, 則謂之伏邪;已發者而治不得法, 病情隱伏, 亦謂之伏邪。 由此可見, 歷代醫賢對“伏邪”均作了明確的闡述。 如從字義來說, “伏”就是隱匿、潛伏;“邪”是指隨著氣候變異所產生並具有一定毒性的致病因素,

這種毒素的記憶體, 一觸即發。

本例患者患膽囊炎、膽結石日久, 後併發多發性膽總管結石, 肝膽濕熱, 潛伏日久, 此即發病之“伏邪”。 複因患者年老體虛, 又加之手術及術後出血損傷, 致邪氣內陷, 深入陰分, 而出現氣陰兩傷, 樞機不利之象。 治療上選擇小柴胡湯合青蒿鱉甲東加減。 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北沙參、杭麥冬、太子參益氣養陰;本例陰虛之象較甚, 故加青蒿、鱉甲兩味, 以鱉甲能引諸藥直入陰分, 且咸寒滋陰, 以退虛熱, 青蒿芳香清熱透毒, 引邪外出, 二藥合力, 使熱邪無藏身之所。 蘆根、車前草清熱利尿, 加陳皮、枳殼、穀芽以加強健脾化濕助運之功。 藥後諸症悉減, 趨於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