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塊莖呈橢圓形或長條形, 略扁, 皺縮而稍彎曲。 長3~15釐米, 寬1.5~6釐米, 厚0.5~2釐米。 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 略透明, 多不規則縱皺紋, 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成的多輪橫環紋, 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 具點狀痕點或膜質鱗葉有時可見棕黑色菌索。 頂端有殘留莖基(春麻), 或為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哥嘴狀頂芽(冬麻), 末端有自母體麻脫落後的圓臍形疤痕。 質堅實, 不易折斷, 斷面較平坦, 角質樣, 黃白色或淡棕色。 氣微, 性平, 味甘, 微辛。 以質地堅實, 體重, 有鸚哥嘴, 無空心者為佳。
功能主治:
中藥材天麻潤而不燥, 主入肝經,
1、平肝息風。
天麻質潤多液, 能養血息風, 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 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
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3、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
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
一、肝陽上亢型, 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
二、痰濁中阻, 表現症狀:經常感覺頭偏沉。
三、腎虛病人, 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症狀。 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4、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
天麻能增加腦血流量, 降低腦血管阻力, 輕度收縮腦血管, 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 減慢心率, 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