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 以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幹結、排出困難或不盡。 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 可提示便秘存在。 如果每天均排大便, 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 或伴有腹脹, 也應納入便秘的範圍。 那麼, 便秘怎麼辦呢?
1、西梅汁
研究表明, 由於西梅中含有的豐富纖維素、果膠以及自身獨有一些微量元素, 使得飲用天然的西梅汁, 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 增加排便次數, 緩解或預防便秘。 很多科學家對西梅的緩解便秘的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 雖然對原因的解釋都不盡相同,

2、魔芋+蜂蜜
把魔芋用軋汁機軋出來汁,
3、早起一杯冷開水
早上起床後就喝冷開水。 早上起床後喝2-3杯冷開水, 即能消除便秘。 這是因為冷水進入胃部之後引起胃—大腸反射, 開始了大腸的蠕動。 便秘時水分會被體內吸收, 致使大便變得又幹又硬, 喝冷開水就具有補充大便所不足的水分。
4、揉腹部有效治便秘
起床後排空小便, 喝涼開水300-500毫升。 站立, 兩腳與肩同寬, 身體放鬆, 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 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 從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 推向左季肋部, 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 沿順時針方向反復按摩30-50遍,
5、飯後吃梨
梨鮮甜可口、香脆多汁, 是一種許多人喜愛的水果。 梨富含維生素A、B、C、D和E。 一隻梨的維生素C含量是“建議每日攝取量”的10%, 鉀的含量也不少。 同蘋果一樣, 它還含有能使人體細胞和組織保持健康狀態的氧化劑。 梨雖然很甜, 但是它的熱量和脂肪含量很低, 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
梨每百克含有3克的纖維素(多為非可溶性纖維), 它是非可溶性纖維, 能幫助預防便秘及消化性疾病, 可以淨化腎臟, 清潔腸道, 長期便秘的人應多吃梨, 並有助於預防結腸和直腸癌。

6、卡捷運動
做卡捷運動時, 應放鬆腹肌、腿肌與股部肌肉, 像自己控制不讓放屁或排尿的那種收縮動作, 每次要堅持10秒鐘或更長一些, 然後放鬆10秒, 如此收縮一放鬆共三次算一輪, 每天應鍛煉10輪。 當肌肉強化後, 還可增加輪次。 當排便不利的症狀得到控制後,
7、飲醋療法
米醋30毫升(約兩大勺), 蜂蜜兩勺, 攪拌3-5倍的水, 每餐後飲用。 醋可以促進排便, 但是直接飲用會傷及胃和十二指腸, 所以要稀釋後飲用。 便秘嚴重者可以加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