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笈君
莉莉媽前段時間發現她的女兒說話愛結巴, 有時候想表達自己的想法, 臉都憋紅了, 也講不出來, 而莉莉媽又是個急性子, 心裡急得直冒火, 就吵了莉莉, 讓她快點說。 之後莉莉結巴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 以為莉莉是語言發育障礙, 就帶她去醫院檢查。
大夫告訴莉莉媽:莉莉這不是生理疾病, 處於此年紀的兒童普遍都會出現, 若是用呵斥的方法嚇唬孩子, 不僅得不到改善, 還有可能使孩子變得自卑、膽小懼怕說話, 別讓你的情緒毀了孩子。
“我剛才, 想, 要, 要, 要。 。 。 。 。 。 ”寶寶說話時, 容易間斷, 單字重複,
口吃常出現在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 2-3歲的幼兒較為明顯, 據研究表明, 大部分孩子都是“階段性口吃”, 屬於正常現象, 真正需要治療的只有極少部分。
寶寶容易出現口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思維活躍, 但語言水準較滯後
2-3歲的寶寶, 處於思維能力高速發展的階段, 在他想表達一件事情時, 雖然腦子裡想表達的已經形成, 但是由於語言詞彙的貧乏, 所以只能不斷重複大腦裡已有的詞彙。 而當寶寶語言能力提高後, “口吃”的毛病就會消失。
二、喜歡模仿
有些孩子是因為看動畫片, 例如:熊出沒, 他認為熊二說話有趣, 就學著模仿給父母看。
三、家庭因素
有些夫妻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
孩子出現口吃時, 家長不要急躁、焦慮, 你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 孩子受到暗示, 會認為口吃是一件羞愧、可怕的事情, 會導致他更加結巴。
寶寶三歲前, 是語言發育的敏感期, 這個階段, 父母應該常和孩子說話、交流, 與孩子互動, 通過頻繁的語言刺激和良性引導, 孩子“口吃”的毛病, 就會不治而愈。
若孩子不僅出現口吃, 還伴有話少, 回答簡單的問題有困難, 並且持續這些現象超過4個月, 父母就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判斷是否出現聽力障礙, 或者社交障礙, 及早干預進行治療。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