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在孩子生長發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寶寶如果缺鈣, 身體發育會減緩, 嚴重的會引起佝僂病及骨骼畸形。 不少家長十分重視給寶寶補鈣, 但是“物極必反”, 過度補鈣將對寶寶造成種種危害。
過度補鈣的危害
危害一:高鈣尿症
高鈣尿症是小兒較常見的代謝失調, 與吸收鈣增多或腎對鈣吸收不良有關。 高鈣尿症缺少典型症狀, 早期多表現為輕微腰痛, 如果作尿液檢查可發現鏡下血尿。 在病情發展中, 有時可出現肉眼血尿, 可能持續數日。 而鈣尿症對寶寶的長期危害除腰痛、血尿外, 還可能導致結石形成,
鈣尿症的治療應及時。 這有助於緩解症狀和防止其後發生尿結石。 在治療期間, 寶寶需要多飲水, 限制鈉鹽攝入, 避免進食含草酸過多的果汁, 巧克力等, 以免尿中生成草酸鈣結晶而加重腎小管損傷出血。
危害二:抑制鐵、鋅等二鉀離子的有效吸收
鈣在腸道中積壓過量會抑制鐵、鋅等二鉀離子的有效吸收;造成了身體上缺鋅或者缺鐵。 導致了寶寶不喜歡吃東西、貧血、疲乏、生長發育緩慢和免疫力低下。 骨骼容易早鈣化, 骨骼線提前閉合, 影響長骨發育和受到影響;最好身高受到抑制。 因此骨中鈣的成份過多, 骨質變得脆, 很容易會引發骨折這樣的症狀。 極少數的孩子過量補鈣會引發“鬼臉綜合征”,
危害三:骨骼提前閉合
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 隨著年齡增長, 骨骺線逐漸癒合, 骨成熟也在加快。 在骨骺線閉合前, 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 如果骨骺提前閉合, 必然會使寶寶的身高受到限制。
危害四: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會食欲不振、噁心、便秘、消化不良, 影響腸道對營業物質的吸收。 長期補鈣過多會導致孩子患上輕微的腰痛。 還可能會有肉眼血尿, 還會形成泌尿道結石。 這樣的症狀治療約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進行治療。
1、補鈣需酌情適量切勿過度
補鈣也要適量, 不是越多越好。 嬰幼兒每天應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 如果攝入的鈣量超過標準過多, 可能會導致便秘, 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 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
2、不要空腹服用鈣片
不要讓寶寶空腹服用鈣劑。 鈣劑隨餐服用, 飯後、兩餐之間或睡前均可服用, 因為充分的食糜可干擾草酸, 促進鈣的吸收。 另外, 夜間血鈣濃度低, 所以, 睡前服鈣也有利於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