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當心!寶寶白白胖胖也會貧血

當心!寶寶白白胖胖也會貧血

1生理性貧血

由於寶寶在胎兒期處於一種相對缺氧的狀態, 紅細胞生成素合成增加, 這個時候的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都是比較高的, 血紅蛋白含量可高達150-220g/L。 出生之後, 隨著寶寶自主呼吸的建立, 血氧含量增加, 紅細胞生成素減少, 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 到寶寶長到2-3個月的時候, 降至最低值, 約100g/L, 出現輕度貧血, 之後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又會緩慢增加, 這是一種生理性的貧血, 是小寶寶對環境改變的一種調適現象, 並不是真正的貧血, 而且寶寶通常也有沒有其他貧血的臨床症狀,

對於這種生理性的貧血, 可以不用太過於擔心, 也不需要治療。

2缺鐵性貧血

由於體內鐵缺乏時, 血紅素生成不足, 進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缺鐵性貧血為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臨床上可表現為皮膚、黏膜蒼白, 其中以口唇、甲床黏膜更為明顯, 易疲乏、不愛活動、頭暈、耳鳴、肝脾腫大、食欲減退、精神不集中、心率異常等, 嚴重的甚至還可影響到心功能, 缺鐵性貧血患兒在經鐵劑治療後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還在胎兒期的時候, 寶寶主要通過胎盤從母親那裡獲得鐵, 其中在孕期的最後三個月獲取的量為最多, 獲取來的這些鐵足以維持他們在出生後的4-5個月內使用, 所以足月產的小寶寶一般在生下來後的4個月內都是很少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的。

但若孕媽媽在孕期時就嚴重缺鐵性貧血的話, 那麼她能為寶寶提供的“儲存鐵”是極有限的, 或者是寶寶早產了, 錯過了孕期最後三個月可以獲取更多鐵的機會, 那麼這些寶寶在出生後患上缺鐵性貧血的幾率也就比其他新生兒要高了, 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鐵治療。

到了4個月之後, 隨著之前儲存的鐵逐漸消耗完, 加上這個階段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 對膳食中鐵的需求量增加, 而他們的主食-----母乳和牛奶的含鐵量其實都是相對比較低的, 這就需要在添加輔食時為他們添加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 以滿足體內鐵的需求, 而如果家長沒注意給孩子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

久而久之, 就會使得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

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發生缺鐵性貧血的一般較少, 多見於一些偏食、挑食的孩子, 或是由於食物搭配不合理, 導致鐵的吸收受到抑制所致。 此外, 也還有一些是長期慢性出血最終導致了貧血的發生, 如鉤蟲病、腸息肉等。

3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主要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所致, 以六個月至兩歲為多見, 它是一種大細胞性貧血,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虛胖或顏面輕度浮腫, 毛髮纖細稀疏、黃色、貧血貌、厭食、噁心、嘔吐、腹瀉、舌炎等, 維生素B12缺乏時還可表現為表情呆滯、反應遲鈍、嗜睡, 智力動作發育落後甚至倒退, 重者可有不規則震顫等, 葉酸缺乏時可有神經精神異常的表現。

用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治療有效。

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常見於4-6個月後純母乳餵養未及時添加輔食、人工餵養不當的嬰兒, 及飲食中偏食挑食, 不吃肉類、動物肝臟及新鮮蔬菜水果的幼兒, 或是有嚴重感染、胃腸吸收和運輸障礙的小兒。

4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主要是由於紅細胞內在異常, 如紅細胞膜結構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等)、紅細胞酶缺乏(G-6-PD缺乏症等)血紅蛋白合成或結構異常(地中海貧血等), 或是紅細胞外的因素, 如免疫因素、感染、物理、化學因素等所致。 對於這種溶血性貧血, 主要是確診後積極做好防治。

5其他出血性疾病

其他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也可因丟失血過多而出現貧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