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濕疹可分三類 中醫四驗方幫你來治療

夏秋季節, 最容易出現皮膚病。 如果孩子患了濕疹在護理的時候就需要特別注意才行, 否則就會使病情嚴重。 那麼, 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嬰兒濕疹呢?

嬰兒濕疹可分3類

濕疹一般是由過敏引起, 一般來說嬰兒濕疹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1、脂溢型:多見於寶寶出生後1-3個月, 患處以顏面為主。 患處皮膚潮紅, 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

2、滲出型:多見於3-6個月的肥胖寶寶。 其表現為從頭面部開始發病, 之後可蔓延全身。 面頰出現紅色小丘疹, 小水泡及紅斑。 可有紅腫、糜爛、滲出, 黃色結痂。

3、乾燥型:多見於6-12個月的寶寶, 患處在面部、軀幹、四肢兩側居多。

其表現為丘疹、紅腫鱗屑及結痂。

夏天引起嬰兒濕疹的原因

環境因素:室內溫度、濕度對嬰兒濕疹的發病有一定的影響。 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寶寶受涼, 很少開窗通風換氣, 造成室內比較潮濕或過熱;有的居住在過於潮濕或乾燥的地方, 也會造成濕疹加重。 患兒在炎熱的夏季、其他季節室內溫度過高、用熱水洗澡、穿衣服過多、不注意衛生都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有些媽媽把寶寶的尿布等衣物在家中晾乾或烤幹, 造成嬰兒濕疹發生或加重。 有的患兒對日常生活用品過敏, 如肥皂、洗衣粉、合成纖維的衣服、橡皮泥、塑膠玩具等。 氣候變化(日光、紫外線、炎熱、乾燥、寒冷等), 生態環境破壞, 大氣污染(空氣中含過量的有害氣體或粉塵)也能誘發或加重嬰兒濕疹。

患兒吸入塵蟎、花粉等, 接觸各種動植物毛屑、羽毛等, 食用魚、蝦、蛋等食物。 應用某些藥物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心理因素:由於害怕濕疹復發或病情加重, 爸媽經常擔憂寶寶對某種物質可能過敏, 容易出現潔僻、飲食過分單一、限制其活動範圍等, 使患兒易出現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失衡, 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降低, 使嬰兒濕疹變得更加頑固難治。

差別城鄉:據報導, 農村的發病率低於城區, 這說明農村生活及衛生條件差, 媽媽的飲食狀態對寶寶的影響不大, 溫度、濕度都低於城區, 避免了對誘發濕疹的影響。 爸媽對這種環境的適應, 因遺傳等因素關係, 寶寶也適應這種環境。

用藥及護理不當:嬰兒濕疹在中醫裡面稱“奶癬”, 有的爸媽就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濕疹, 結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媽用激素類乳膏, 見效快, 就大面積、長期應用, 寶寶皮膚薄嫩, 往往造成藥物的依賴或加重病情。 寶寶皮損糜爛、滲出明顯, 有的患兒爸媽用刺激性的中藥擦 洗皮損;患兒皮損已乾燥, 爸媽過度清潔皮損或用熱水燙洗、或用鹽水洗等造成症狀加重。 有的患兒瘙癢劇烈、影響睡眠, 有的繼發感染, 爸媽仍堅持不給患兒內用藥, 造成症狀加重。

中醫治療嬰兒濕疹

嬰幼兒濕疹, 症見前額、面部佈滿丘疹樣濕疹, 有黃色分泌物滲出, 或全身處均散見, 指紋紫紅, 舌潤苔薄白。 頭面部為甚, 以水泡、糜爛、滲液為著, 瘙癢不寧。

試試中醫治療嬰兒濕疹的經驗方。 內治宜養血祛風, 清熱解毒, 佐以利濕。

驗方一:

組成: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術3克、茵陳6克、黃芩6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餵奶的嬰兒由母親服用, 經過奶水便可得到治療;已斷奶的嬰兒, 可每日服3—4次, 少量頻服。 治療7—14天左右, 可好轉。

適當配合外洗藥也有一定的療效。 可用金銀花10克, 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 幹性濕疹可洗患處, 每日2—3次;濕性濕疹外洗後再塗黃柏軟膏(黃柏粉3克、煆石膏粉9克、枯礬4。 5克、青黛3克, 加菜油適量調和), 每日3—4次外用。

驗方二:

組成:雲苓皮4克, 川萆薢4克, 土茯苓4克, 白術2克, 枳殼2克, 地膚子2克, 春砂仁2克。

功用:利濕清熱為主, 且以健脾。

主治:嬰兒濕疹濕熱型。

驗方三:

組成:蒼耳棵30克, 蛇床子15克, 白蘚皮15克, 蒼術15克, 苦參15克, 生軍15克, 黃柏15克, 地膚子15克。

用法: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 每天1劑, 早、中、晚各洗1次。 此為2—3歲患兒用量, 1歲以下患兒減量1/3。

功用:解毒祛濕, 消疹退斑。

主治:嬰幼兒濕疹, 症見前額、面部佈滿丘疹樣濕疹, 有黃色分泌物滲出, 或全身處均散見, 指紋紫紅, 舌潤苔薄白。

驗方四:

組成:內服方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 每天2—3次, 每次約10分鐘。

功用:清熱解毒, 利濕抗敏。

主治:嬰兒濕疹, 頭面部為甚, 以水泡、糜爛、滲液為著, 瘙癢不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