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定, 拔火罐的個人, 需要醫師資格證或助理醫師資格證, 經營拔火罐的也應該是醫療機構。 但諸如足浴店、美容院等機構, 卻以保健理療為名打著擦邊球, 以至於市場魚龍混雜, 拔火罐造成的燒傷屢屢發生。

中醫認為, 體內多濕是現代人通病。 同樣是“濕氣重”, 由於發病部位及症狀表現的不同, 分為外濕氣和內濕兩大類。 外濕是由盛夏氣候潮濕, 或居家潮濕、涉水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後即吹空調等原因, 外邪侵入人體, 使體內水液不得蒸發, 水濕停聚而成病。 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
拔火罐不是人人合適
1、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症狀。 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 容易引發感染、水泡, 加重潰瘍。 皮膚上如果有潰破, 就絕對不能在破損處進行拔火罐治療, 拔罐後也不能著急洗澡, 避免皮膚破損、發炎。

一般人每週拔罐一次是比較適合的頻率, 拔罐過程中, 還要注意“火候”, 時間不要太長。 一旦出現起水泡、燒傷等意外情況, 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孕婦、女性月經期
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 不宜拔罐。 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

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 會引起月經過多。
3、身體弱的人
拔火罐、刮痧消暑雖然見效快、無副作用, 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種治療。 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皮膚損傷、結核病、骨質疏鬆、晚期癌症及各種傳染病、體質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
而更重要的是, 拔火罐和刮痧時千萬不能對著空調或風扇風口, 以防風邪入侵。

4、酒足飯飽後
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 此時拔火罐, 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 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 容易出現眩暈、噁心等各種不適。
5、同一位置反復拔
很多患者生病後, 常在同一個位置反復拔火罐, 這樣做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比如紅腫、破損。 拔火罐的時候, 可以在多個位置拔, 以增加治療效果。

另外, 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沒有消失之前, 不要在原處拔罐。
6、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 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潰、發炎。特別是洗冷水澡,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所以很容易感冒。

正確的洗澡時間是在拔罐後的1小時-2小時。拔罐後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
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潰、發炎。特別是洗冷水澡,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所以很容易感冒。
正確的洗澡時間是在拔罐後的1小時-2小時。拔罐後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