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不像針灸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 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治療手段, 所以許多家庭都備有火罐。 當遇到自己身體不適時, 有很多人會選擇拔火罐療法來治療。 但居家拔火罐不可大意, 否則, 不僅影響療效, 還可能適得其反, 下面介紹一些居家拔火罐的注意事項。
罐印並非越深越好
中醫學認為, 拔罐後皮膚局部出現的不同顏色或形態的罐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患病的情況, 但並非瘀青越深效果越好。 從形態看, 罐印有水皰、水腫, 提示患者體內濕氣過重;如水皰色呈血紅或黑紅, 提示體內濕氣重且有瘀血證;罐印深紅、紫黑或有丹痧紅點出現,

拔罐位置要選好
傳統中醫療法裡的拔火罐, 是用杯罐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 達到治療目的。 自己在家拔火罐, 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 拔火罐不只是哪裡痛在哪裡拔,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 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 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 才能達到效果。 如有的患者腰疼,
時間不宜過長
很多人認為拔火罐時間越長越好, 有的甚至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 拔火罐時間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 通常建議夏季留罐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冬季可以留罐15~20分鐘。 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 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 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 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此外, 拔罐次數也不應太頻繁, 預防保健的話一周最多兩次, 如是治療疾病, 最好聽聽醫生的意見。

拔火罐後別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不宜洗澡, 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 一個也不少”。 確實, 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 洗完再拔, 拔完再洗, 想想都舒服。 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 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 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由於拔火罐後, 皮膚處於被傷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