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東加減。
證候表現:脘腹痞悶, 肢倦乏力, 脅肋隱痛不適, 飲食欠香, 大便不調, 舌苔薄白, 脈來細弦
病因病機:肝脾不調, 疏運失職
治則治法:調和肝脾, 理氣助運
方用: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東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四章肝膽病證(卷)·第二節黃疸(篇)
原文:肝脾不調證脘腹痞悶, 肢倦乏力, 脅肋隱痛不適, 飲食欠香, 大便不調, 舌苔薄白, 脈來細弦。 證機概要:肝脾不調, 疏運失職。 治法:調和肝脾, 理氣助運。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東加減。 前方偏重於疏肝理氣, 用於肝脾氣滯者;後方偏重於調養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