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到了冬季, 正是寶寶呼吸道疾病、哮喘和流腦等傳染病的高發時期, 如果爸爸媽媽想讓寶寶在寒冷的冬季安然無恙, 那麼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良好的環境
到了冬季, 寶寶在房間內待的時間較其他季節要長得多, 而且大都門窗緊閉, 所以很容易患上“居室病”。 因此在寶寶住的房間應該注意定時開窗通風, 每天兩次, 每次不少於半小時。 房間內還可以放一些盆栽植物, 例如吊蘭、球蘭、彩葉草、蒲包花等, 使寶寶能夠與自然更加親近。

室內傢俱的邊角和把手不要留有棱角和銳邊, 以防寶寶在奔跑時撞上尖銳的桌椅角。 房內還需要一個舒適的照明環境, 燈光不要過強, 要柔和不刺眼。
二、冬季也要勤洗澡
冬天雖然寒冷, 但寶寶每天都洗澡能使皮膚保持乾淨、不易感染, 沒有壞處。 不過, 冬季給寶寶洗澡是有講究的。 寶寶的皮膚, 有些地方要乾爽,

三、加強寶寶對冷的適應性鍛煉
寶寶對寒冷的調節能力尚不成熟, 因此較成人更易受涼患病。 但是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逐漸適應提高的。 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少風的日子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平時用冷水洗臉, 待適應後用冷毛巾擦身, 進一步, 用冷水沖洗十數秒後再用幹毛巾擦乾。 這種逐漸適應寒冷的方法, 不僅可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 也可以防止凍瘡的發生。
四、根據辨證給寶寶調理
到了冬季, 某些體虛寶寶服用滋補藥確實際能起到增強體質, 減少疾病的效果。 冬令是滋補的最佳時節, 但是要根據不同的物件, 加以適當選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寶寶平時易感冒、多汗、面色蒼白、乏力, 屬於氣虛類型, 常用補氣斂汗中藥有黃芪、太子參、黨參、煆龍骨、糯稻根、浮小麥;寶寶消瘦,

五、適合寶寶的冬季食療
山藥生薑大棗粥:取山藥30克, 大棗10克, 生薑5克, 粳米50克, 煮粥食用, 有健脾開胃作用, 適用於脾虛或正常寶寶。
黃芪生薑羊肉粥:取黃芪30克, 生薑10克, 生羊肉200克, 粳米60克。 先將黃芪煮30分鐘, 去渣留汁, 加入羊肉、生薑、黃酒, 燉至肉爛, 再加入少許鹽及粳米, 煮成粥食用, 有補氣溫陽作用, 適用于平時手足冷的氣虛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