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保健小常識 不同年齡的幼兒保健

幼兒的各個年齡階段變化是非常之大的, 不同的月齡和年齡具有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徵。 因此也要根據這些變化, 做出相應的保健措施的調整。 小編為你說說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保健常識吧。

1、新生兒期。

出生至滿28天內為新生兒期。 這一時期小兒脫離母體開始獨立生活, 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但其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不夠成熟, 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下降、各種疾病如窒息、感染等, 不僅發病率高, 死亡率也高, 在發達國家約占嬰兒死亡率三分之二, 尤以第一周為高。 根據這些特點, 新生兒期保健特別強調護理如保溫、清潔衛生、消毒隔離等,

應定期(至少2次)進行訪視, 堅持母乳餵養, 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以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2、嬰兒期。

28天至滿1周歲為嬰兒期。 此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 所需的熱能和蛋白質比成人相對高, 因此提倡母乳餵養和合理的營養指導十分重要。 嬰兒期抗病能力較弱, 易患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 需要有計劃地接受預防接種, 完成基礎免疫程式, 並應重視衛生習慣的培養和注意消毒隔離。 定期3個月查體一次。

3、幼兒期。

1-3歲為幼兒期。 此期是小兒語言、思維、動作、神經精神發育較快的時期, 要根據其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早期教育, 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加強斷奶後的營養指導, 注意小兒口腔衛生, 繼續做好計畫免疫接種和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定期半年查體一次。

4、學齡前期。

3-6歲為學齡前期。 這時期體格生長較以前緩慢, 達到穩步增長, 而智力發育更趨完善, 求知欲強, 能做較複雜的動作, 學會照顧自己,

語言和思維進一步發展。 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 從小培養優良的品質, 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和勞動習慣, 為入學做好準備。 此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屬兒童啟蒙教育, 對他們一生中的學習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能的水準都極為重要。 因此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把孩子送進幼稚園去接受系統的啟蒙教育, 並使其由家庭或托兒生活轉入集體、夥伴生活, 該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時期。 學齡前期小兒與外界環境的接觸日益加多, 故意外事故較多, 應根據這些特點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每年查體一次。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會遇到無數多的大大小小的問題, 這個時候幼兒保健常識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希望這些幼兒保健常識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媽媽們解決煩惱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