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上起水泡怎麼辦
1. 腳上起水泡的一般處理2. 燒傷起水泡的處理方法3. 水泡型腳氣的治療方法二、水泡型腳氣病因
三、如何緩解腳部疲勞
腳上起水泡怎麼辦
1、腳上起水泡的一般處理1.1、不要以為將水泡刺破,水泡裡的液體流出來,水泡就好了。 相反,應當儘量保持水泡的完整,讓水泡內的液體自行吸收,水泡表皮自行乾枯、結痂、脫落為好。
1.2、如果水泡是因為鞋子太緊或穿的是新鞋,被鞋邊磨起了水泡,就應當在患處用紗布墊保護好水泡,並換上合適的鞋襪。
1.3、萬一水泡在下層皮膚還沒有再生好之前,就被弄破了,應當馬上對患處加以清潔、消毒,並且用乾淨的紗布包紮好。
2.1、如果水泡的產生是因為燒傷或燙傷形成的,或是水泡較大,應當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處理。
2.2、如果水泡周圍的皮膚出現了紅腫或水泡變成膿性,說明水泡處的皮膚已經發生感染,應當馬上帶孩子去醫院醫治。
3、水泡型腳氣的治療方法3.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吸水通氣。
3.3、積極消除引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3.4、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引發多汗,加重腳氣。
3.5、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
3.6、用藥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 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膠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3.7、有人認為手腳癬是養生病,治好了會得其他病,其實醫學上並沒有此事。 還有人因為反復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水泡型腳氣病因
1、腳氣的致病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 其次為須癬毛癬菌、斷發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
2、腳氣的發病與環境和季節等因素有關, 濕熱地區和高溫季節尤為多見。
3、腳氣與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職業有關, 易感人群有運動員、煤礦工人、士兵、糖尿病及愛滋病患者等, 與足部多汗、穿緊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損等因素有關。
4、腳氣具有家族聚集性和傳染性, 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場所或在家庭中接觸患者用過的物品可造成傳播。
5、患者自身也可在不同解剖學部位之間傳播, 如腳氣可引起甲癬、手癬、體股癬等。 腳氣復發率高, 約84%的患者平均每年發作2 次以上。
如何緩解腳部疲勞
1、公孫穴位於腳內側,用食指和中指沿著腳內側的骨頭往上推,推到第一個趾骨下,感覺到有一塊疙瘩狀地東西,這個地方就是公孫穴,可用食指或中指按揉,力度可稍大,按到有酸脹感為宜。
2、可用拇指的指甲或者指腹掐、揉各個腳趾的趾頭肚,每個趾頭一分鐘左右,可以解除疲勞,緩解緊張。
3、從趾根部到腳趾尖,用拇指用力頂壓。
4、把手指插到各腳趾之間並夾住腳趾往上拔。
5、用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副腎反射區,用另一隻手抓住腳趾輕輕轉動。 抓住腳趾的手的拇指要用力按住腳趾並轉動。
6、從小腿的下側到上側,輕輕揉按,放鬆肌肉。 簡單的足部按摩就完成了!
如何緩解腳部疲勞,就按照上面介紹的做就可以。 另外在平常的時候還要注意保養才行。 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那麼還可能會繼續有腳部非常疲勞的症狀出現。 平常的時候要多注意休息,有崴腳等情況出現的話,要徹底的治療好後,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