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做心電圖時, 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名詞, 心肌缺血, 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年輕人為何也會有呢?

心肌缺血是心臟血液灌注減少,
如果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些活血化瘀, 營養心肌的藥物治療, 平時注意合理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 避免勞累, 熬夜, 適當的運功, 充足的睡眠, 擇日複查心電圖, 病情變化注意隨訪。

如果患者的心電圖檢查顯示心肌缺血, 心率正常, 建議患者結合下自身的情況綜合考慮下, 患者年齡較輕出現這個情況考慮是功能性的, 主要由於睡眠不足, 勞累, 情緒波動等引起的, 沒有很大的問題。
心肌缺血患者的養生之道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在飲食和身心上都要注意養生。

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 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 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 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 不能支援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

心肌缺血會損害舒張功能
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 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 引起肺充血, 還可引起複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 因此, 一旦出現心肌缺血, 應找准病因對症治療, 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 六個字, 低脂肪高纖維。

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 保持充足睡眠。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定時排便, 不能過度勞累。

另外, 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 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