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臟排毒的最好方法

肝臟排毒的最好方法

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種毒素經過肝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後,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 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食用胡蘿蔔、大蒜、葡萄、無花果等來幫助肝臟排毒肝臟排毒時由於血液在流動的關係,它不是把血液關起門來做這個工作的,而是邊流動邊解毒,解毒的同時身體的其他部位正常運轉中還會繼續產生代謝產物。 所以血液裡一直都會存在一些毒素,永遠都解不完,只能保持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轉,保存良好的睡眠,生活習慣及飲食就能幫助肝臟排毒。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 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綠豆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3、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 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 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5、胡蘿蔔

是有效的排汞食物。 含有的大量果膠可以與汞結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其排出。 每天進食一些胡蘿蔔,還可以刺激胃腸的血液迴圈,改善消化系統,抵抗導致疾病、老化的自由基。

6、大蒜:

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以降低體內鉛的濃度。

7、葡萄

可以幫助肝、腸、胃清除體內垃圾,還能增加造血機能。

8、無花果

含有機酸和多種酶,可保肝解毒,清熱潤腸、助消化,特別是對SO2、SO3等有毒物質有一定抵禦作用。

9、大量飲水及進食纖維食物

排毒即身體清除雜質和毒素的過程,透過中和毒素及排泄而清除,排毒過程會於體內不斷進行。

排泄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天喝足兩公升水,可以通過水分沖洗體內的毒素,減少腎臟的負擔,是排毒最簡便的方法。

但切忌喝含糖分的飲料,因會增加熱量。

10、食用時令水果和蔬菜

寒涼水果:香瓜、 西瓜 、梨、 香蕉 、奇異果、芒果、柿子、荸薺、甜瓜、柚子等。

溫熱水果:荔枝、桃、龍眼、芭樂、櫻桃、椰子、榴槤、杏等。

平和性水果:像 葡萄 、鳳梨、芒果、橄欖、白果、李子等。

11、蜂蜜檸檬茶

材料:檸檬半個、蜂蜜20克、紅茶包3到4個

做法:

將茶包放到用開水燙過了的茶壺,用開水浸泡一下茶包並倒掉裡面的茶水,接著再注入開水泡茶。

將檸檬切片,每片最好保持在3~4毫米的厚度之間。 切好後即可以將切好了的檸檬片放入茶壺中。

在茶壺中泡上4~5分鐘左右後,待溫後加入積安堂洋槐花蜂蜜。 蜂蜜怕高溫,太高的溫度會破壞蜂蜜中的營養成分。

蜂蜜,自古就是排毒養顏的佳品,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和維生素,果糖,常吃蜂蜜在排出毒素的同時還可,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等症,護理肝臟有良好的效果,蜂蜜中含有180多種天然成份,其中含量的60-80%是單糖(果糖和葡萄糖),這種糖有“人體燃料動力”之稱,具有為人體活動提供重要能量來源的作用,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因而蜂蜜被人們稱為“玉液瓊漿”、“老年人的牛奶”等。

12、補充酵素

酵素是酶,具有給肝臟排毒,淨化血液的功能。

13、多飲水

腸道,尤其大腸是糞便堆積的地方。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 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

此外清晨飲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瞭解了肝臟排毒的最好方法, 下面來瞭解一下出現什麼症狀肝臟需要排毒吧。

出現以下症狀肝臟需要排毒

1、便秘

排便是人體排除廢物及毒素的最重要途徑,通常每天排便一次。 如果排便不規律,或者有便秘的情況,甚至排便間隔時間多於3天,則說明你的腸道內留有宿便。 糞便留在腸道內,有害物質被再次吸收,可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腸胃不適、腹部脹滿、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甚至可誘發結腸癌。 清除體內宿便的最主要方法是調節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同時加強運動。 不可輕易採用服瀉藥或洗腸的方法,否則很容易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2、口臭

口臭是指口內出氣臭穢的一種症狀,多由肺、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所致,這些東西長期淤積在體內就變成了毒素。貪食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疲勞過度,虛火鬱結,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齲齒以及消化系統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氣不清爽。解決口臭首先要多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其次要調理腸胃,多吃些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3、黃褐斑

中醫認為,黃褐斑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陰陽失衡等相互關聯,並且與肝鬱、脾虛、腎虛密不可分,這三種因素都會導致毒素淤積出現黃褐斑。要注意科學飲食,多吃水果,飲食以新鮮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外出注意做好防曬。

4、痤瘡

痤瘡與排毒更是密切相關,痤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毛孔堵塞,毛囊裡面的油脂排不出來,越積越多最後就形成了痤瘡。西醫認為痤瘡主要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中醫認為痤瘡多由於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而引起。因此,預防痤瘡最重要是保持規律生活,勞逸結合,不吸煙,不喝酒,不喝濃咖啡和濃茶,還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5、面色發暗

肺臟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都會將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帶入肺臟。中醫認為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靠肺的良好功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建議平時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然後主動咳嗽幾聲,可以幫助肺臟排毒;也可以多吃些有利肺臟的食物,如蘿蔔、百合等。

幫助肝臟排毒的偏方

1、飲食: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這樣很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2、穴位:彈撥腋下極泉穴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第一要穴,它位於腋動脈搏動處,經常彈撥極泉穴,有流通氣血,養護肺部,寬胸理氣的作用。固定食指、中指並使指尖輕輕上扣,一前一後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就可以了。但是彈撥時並不是越用力越好,彈撥力度應柔和。

3、呼吸打通任督

靠呼吸打通任督,人體有任督二脈,而督脈的埠在舌頭上,任脈的埠在舌下。平時呼吸時,督脈和任脈同時斷開,如果你在呼吸時用舌尖頂住上顎,兩脈就能接通,人體氣息就能轉化自由,加速肺部排出濁氣。每天清晨進行10分鐘這樣的呼吸練習,兩周即可出現明顯效果。

4、享受喜劇時光

導息是中醫滋養肺部的方式,看喜劇片能獲得與導息同樣的養肺方法,大笑時你的呼吸能瞬間加快加深,讓你不自覺地快速深呼吸,不僅能啟動肺部細胞,還能加速肺部排毒,讓你身體變輕快。

養生之道網導讀:

肝病飲食療法你知道嗎?得了肝病需要好好的調養,一些食療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疏肝解鬱,理氣寬中,健胃消食,對肝病的康復有好處。下面為您介紹肝病飲食療法,來看看吧。

一、肝病飲食療法:

1、大蒜蒸西瓜

做法:大蒜100~150克,西瓜1個。將西瓜洗淨,挖一個三角形洞,放入去皮大蒜,再以挖下的瓜皮蓋好,盛盤中,隔水蒸熟,趁熱飲汁。每日3次。有利水消腫、解毒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以及急慢性腎炎水腫。

2、泥鰍粉

做法:活泥鰍2000克。先把活泥鰍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淨腸內廢物,次日再把它放乾燥箱內烘乾或焙乾研末裝瓶。每日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克為一療程,最多不超過4個療程。溫中益氣,解毒。適用於肝炎。

3、四花利濕湯

木棉花15克,雞蛋花9克,蒼術9克,厚樸花6克,茯苓30克,澤瀉9克, 蕪花9克,甘草6克。運脾利濕,理氣行水。主治水濕內阻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納呆,脘悶,噁心嘔吐,小便短少,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

4、佛手花疏肝湯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 茯苓15克。疏肝健脾,行氣止痛。證見神疲乏力,食欲減退,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急躁易怒,時噁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5、鯉魚陳皮湯

做法:鯉魚1條,赤豆120克,陳皮6克,同煲爛。吃魚喝湯,每日2次。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和黃疸型肝炎。

6、白背葉根田螺湯

做法:白背葉根30克,雞骨草25克,香櫞10克,田螺50個,生薑9克。將田螺用清水靜養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殼,取出螺肉。其餘用料洗淨(生薑拍爛),備用。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適合肝區脹痛,食欲不佳,大便溏瀉,或有皖腹脹痛患者。

7、玉米須蚌肉湯

做法:玉米須50克,蚌肉120克。先將蚌肉放入瓦罐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須一起煮爛。每次吃蚌肉30克,喝湯100毫升。急性黃疸期每日2次,黃疸消退後隔日1次。玉米須甘平,利膽利尿;蚌肉甘寒,清熱解毒,共奏清利濕熱、平肝退黃之功。

8、山藥桂圓燉甲魚

做法:山藥片30克桂圓肉20克 甲魚1只(約重500克)。先將甲魚宰殺,洗淨去內臟,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桂圓肉清燉,至燉熟。滋陰潛陽,散結消,補陰虛,清血熱。適用於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腫大。

二、肝病飲食注意事項:

1、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肝病患者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既有利於肝細胞的再生,也能避免肝臟的功能退化。一般肝病患者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其所能轉化的熱能應占所攝入總熱能的15%,尤其要多攝入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動物性蛋白質、豆製品等。

2、要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

肝病患者攝入高熱量的飲食可以改善其臨床症狀,但也不可攝入含有過高熱量的食物,以避免出現脂肪肝而導致病情加重。一般肝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熱量應以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這些熱量大致相當於一斤鮮奶、2個雞蛋、400克主食和一斤水果所產生的熱量。

3、不應過多地攝入脂肪

肝病患者對脂肪消化、吸收和轉化的速度比較慢,如果過多地攝入富含脂肪的食物,則容易導致脂肪肝。

4、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

肝病患者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還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製劑。這是因為,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不僅有利於人體肝臟正常的新陳代謝和肝臟的修補,還能減輕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以及由肝功能受損所引發的疲勞和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5、要攝入充足的液體

肝病患者在平時應多飲果汁、米湯、蜂蜜水和西瓜汁等,以加速體內毒物的排泄,並保證肝臟能進行正常的代謝。

6、要注意飲食的烹調方法

肝病患者的飲食要做到色、香、味、形俱佳,以促進食欲。同時還要忌食煎、炸和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要限制喝肉湯、雞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以減輕肝臟的負擔。

7、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會增加人體肝臟的負擔,不利於肝臟的復原。因此,肝病患者應做到少食多餐,以促進肝病的痊癒。

2、口臭

口臭是指口內出氣臭穢的一種症狀,多由肺、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所致,這些東西長期淤積在體內就變成了毒素。貪食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疲勞過度,虛火鬱結,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齲齒以及消化系統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氣不清爽。解決口臭首先要多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其次要調理腸胃,多吃些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3、黃褐斑

中醫認為,黃褐斑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陰陽失衡等相互關聯,並且與肝鬱、脾虛、腎虛密不可分,這三種因素都會導致毒素淤積出現黃褐斑。要注意科學飲食,多吃水果,飲食以新鮮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外出注意做好防曬。

4、痤瘡

痤瘡與排毒更是密切相關,痤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毛孔堵塞,毛囊裡面的油脂排不出來,越積越多最後就形成了痤瘡。西醫認為痤瘡主要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中醫認為痤瘡多由於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而引起。因此,預防痤瘡最重要是保持規律生活,勞逸結合,不吸煙,不喝酒,不喝濃咖啡和濃茶,還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5、面色發暗

肺臟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都會將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帶入肺臟。中醫認為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靠肺的良好功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建議平時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然後主動咳嗽幾聲,可以幫助肺臟排毒;也可以多吃些有利肺臟的食物,如蘿蔔、百合等。

幫助肝臟排毒的偏方

1、飲食: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這樣很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2、穴位:彈撥腋下極泉穴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第一要穴,它位於腋動脈搏動處,經常彈撥極泉穴,有流通氣血,養護肺部,寬胸理氣的作用。固定食指、中指並使指尖輕輕上扣,一前一後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就可以了。但是彈撥時並不是越用力越好,彈撥力度應柔和。

3、呼吸打通任督

靠呼吸打通任督,人體有任督二脈,而督脈的埠在舌頭上,任脈的埠在舌下。平時呼吸時,督脈和任脈同時斷開,如果你在呼吸時用舌尖頂住上顎,兩脈就能接通,人體氣息就能轉化自由,加速肺部排出濁氣。每天清晨進行10分鐘這樣的呼吸練習,兩周即可出現明顯效果。

4、享受喜劇時光

導息是中醫滋養肺部的方式,看喜劇片能獲得與導息同樣的養肺方法,大笑時你的呼吸能瞬間加快加深,讓你不自覺地快速深呼吸,不僅能啟動肺部細胞,還能加速肺部排毒,讓你身體變輕快。

養生之道網導讀:

肝病飲食療法你知道嗎?得了肝病需要好好的調養,一些食療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疏肝解鬱,理氣寬中,健胃消食,對肝病的康復有好處。下面為您介紹肝病飲食療法,來看看吧。

一、肝病飲食療法:

1、大蒜蒸西瓜

做法:大蒜100~150克,西瓜1個。將西瓜洗淨,挖一個三角形洞,放入去皮大蒜,再以挖下的瓜皮蓋好,盛盤中,隔水蒸熟,趁熱飲汁。每日3次。有利水消腫、解毒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以及急慢性腎炎水腫。

2、泥鰍粉

做法:活泥鰍2000克。先把活泥鰍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淨腸內廢物,次日再把它放乾燥箱內烘乾或焙乾研末裝瓶。每日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克為一療程,最多不超過4個療程。溫中益氣,解毒。適用於肝炎。

3、四花利濕湯

木棉花15克,雞蛋花9克,蒼術9克,厚樸花6克,茯苓30克,澤瀉9克, 蕪花9克,甘草6克。運脾利濕,理氣行水。主治水濕內阻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納呆,脘悶,噁心嘔吐,小便短少,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

4、佛手花疏肝湯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 茯苓15克。疏肝健脾,行氣止痛。證見神疲乏力,食欲減退,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急躁易怒,時噁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5、鯉魚陳皮湯

做法:鯉魚1條,赤豆120克,陳皮6克,同煲爛。吃魚喝湯,每日2次。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肝硬變腹水和黃疸型肝炎。

6、白背葉根田螺湯

做法:白背葉根30克,雞骨草25克,香櫞10克,田螺50個,生薑9克。將田螺用清水靜養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殼,取出螺肉。其餘用料洗淨(生薑拍爛),備用。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適合肝區脹痛,食欲不佳,大便溏瀉,或有皖腹脹痛患者。

7、玉米須蚌肉湯

做法:玉米須50克,蚌肉120克。先將蚌肉放入瓦罐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須一起煮爛。每次吃蚌肉30克,喝湯100毫升。急性黃疸期每日2次,黃疸消退後隔日1次。玉米須甘平,利膽利尿;蚌肉甘寒,清熱解毒,共奏清利濕熱、平肝退黃之功。

8、山藥桂圓燉甲魚

做法:山藥片30克桂圓肉20克 甲魚1只(約重500克)。先將甲魚宰殺,洗淨去內臟,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桂圓肉清燉,至燉熟。滋陰潛陽,散結消,補陰虛,清血熱。適用於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腫大。

二、肝病飲食注意事項:

1、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肝病患者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既有利於肝細胞的再生,也能避免肝臟的功能退化。一般肝病患者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其所能轉化的熱能應占所攝入總熱能的15%,尤其要多攝入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動物性蛋白質、豆製品等。

2、要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

肝病患者攝入高熱量的飲食可以改善其臨床症狀,但也不可攝入含有過高熱量的食物,以避免出現脂肪肝而導致病情加重。一般肝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熱量應以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這些熱量大致相當於一斤鮮奶、2個雞蛋、400克主食和一斤水果所產生的熱量。

3、不應過多地攝入脂肪

肝病患者對脂肪消化、吸收和轉化的速度比較慢,如果過多地攝入富含脂肪的食物,則容易導致脂肪肝。

4、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

肝病患者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還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製劑。這是因為,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不僅有利於人體肝臟正常的新陳代謝和肝臟的修補,還能減輕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以及由肝功能受損所引發的疲勞和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5、要攝入充足的液體

肝病患者在平時應多飲果汁、米湯、蜂蜜水和西瓜汁等,以加速體內毒物的排泄,並保證肝臟能進行正常的代謝。

6、要注意飲食的烹調方法

肝病患者的飲食要做到色、香、味、形俱佳,以促進食欲。同時還要忌食煎、炸和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要限制喝肉湯、雞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以減輕肝臟的負擔。

7、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會增加人體肝臟的負擔,不利於肝臟的復原。因此,肝病患者應做到少食多餐,以促進肝病的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