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西醫同名不同病的幾個“概念”

中西醫有很多病名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混淆, 如腎功能和生殖能力, 腎虛是不是腎病, 血虛是不是貧血等, 一起來看看吧。

一、腎功能不等於生殖能力

有些男性對於自己出現的生殖能力減退等病症, 認為是腎功能不強所導致的, 而腎功能不強, 肯定就會腎虛, 因此便要求醫生給開一些補腎的藥物。 其實, “生殖能力”、“腎虛”和“腎功能”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彼此之間有一定的聯繫。

生殖能力包括人繁衍後代、身體健康等諸多方面, 男性生殖能力障礙表現為遺精等。 “腎虛”是中醫特有的理論。 從廣義來說, 幾乎所有的身體疾病都可以歸結為“腎虛”。

大凡過度勞累憂傷等都可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腎”的功能, 引起腎虛。

腎功能則是現代醫學對腎臟生理作用的概括, 是腎臟排泄體內代謝廢物和調節體內水分的能力。 解剖學上的腎是和生殖能力無關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區分開這三個概念, 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不要盲目補腎。

二、腎虛不等於腎病

中醫的腎虛可以是疾病所致, 也可以是衰老的結果, 與西醫的腎臟疾病不是一個概念。 在治療上, 西醫是以針對腎臟客觀存在的病變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的。 而中醫治療腎虛則是一個“補”字。 補腎成為男女皆宜和延年益壽的常用辦法, 但盲目地補腎並不可取,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方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中醫的腎虛指的是人體內臟的功能失調, 而不是指腎臟有了病變。 因此, 腎虛並不等於腎臟有病。

三、血虛不等於貧血

有不少人聽到中醫說自己“血虛”, 便自認為是貧血, 而私自購買治療貧血的藥物服用。 實際上, 中醫的血虛和西醫的貧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西醫所說的貧血, 是指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不足。 常見的貧血包括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腎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 因此, 貧血必須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而中醫所說的“血虛”, 是指患者所出現的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面色蒼白或萎黃、婦女月經量少、閉經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

它並不等於西醫的某一種病。 同時, 在內、外、婦、兒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見到血虛的症候。 因為中醫所指的血, 不僅代表西醫中的血液, 而且還包括了高級神經系統的許多功能活動。 故中醫所診斷的“血虛”症, 絕對不等於西醫的貧血。

也就是說貧血一定血虛, 但血虛不一定是貧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