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的區別

一、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的區別

二、膽石症的病因

三、膽囊炎合併膽石症的護理

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的區別

1、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的區別

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二者常同時存在,互為因果,故合併敘述。 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 慢性膽囊炎是膽囊的慢性炎症性病變,約有70%的膽囊炎患者膽囊內有結石存在。 慢性膽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膽囊慢性病變,大多數合併膽囊結石,少數為非膽石性慢性膽囊炎。 本病大多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而來。 臨床上可無特殊症狀。

膽石症(gallstones或choleliths), 膽管或膽囊產生膽石而引起劇烈的腹痛、黃疸、發燒等症狀之疾病,稱為“膽石症”。 膽石症是最常見的膽道疾病。

2、慢性膽囊炎的症狀

在不同患者可有甚大區別,且與實際的病理變化也常不一致;大多數病人合併有膽囊結石,過去多有膽絞痛發作史。

2.1、消化不良:表現為上腹飽悶、不適、飽食後上腹不適。

2.2、對脂肪性食物不耐受。

2.3、右上腹痛:患者還常感右肩胛骨下或右腰部隱痛,有時和膽絞痛相仿。

2.4、體檢除右上腹輕度觸痛外,常無陽性體征。 偶可捫及腫大的膽囊,亦可在第8~10胸椎右側有壓痛。

3、慢性膽囊炎的病因

3.1、慢性結石性膽囊炎 與急性膽囊炎一樣,因為膽囊結石引起急性膽囊炎反復小發作而成,也即慢性膽囊炎和急性膽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階段的表現。

3.2、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在屍檢或手術時,此型病例占所有膽囊病變患者的2%~10%。

3.3、伴有結石的慢性萎縮性膽囊炎 又稱瓷瓶樣膽囊。 結石引起的炎症與刺激,導致膽囊壁鈣化所形成,鈣化可局限於黏膜、肌層或兩者皆有。 以65歲以上的女性病人多見。

膽石症的病因

1、細菌感染是原發性膽管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原發性膽管結石在亞洲十分常見,感染源可能歸咎于寄生蟲如華支睾吸蟲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2、人種因素亦與發病相關,如美國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過75%,是全球膽石最高發的人群。

3、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其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較高。

4、另外的因素則應歸因於膽囊排空功能損害,它們共同作用,致使膽汁淤滯,促發膽石形成。

5、某些內分泌激素水準也與膽結石形成有關。

6、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且好發於女性。 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後則下降到2:1。 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

7、膽汁中的膽固醇或鈣濃度過高,導致膽汁中容易形成固體結晶而沉澱,並聚集和融合形成結石。

膽囊炎合併膽石症的護理

1、保持良好情緒:由於慢性膽囊炎病程持續時間長,容易復發僅靠短期的醫院治療和康復遠遠不能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 護理人員應針對具體患者康復各個階段的實際心理變化,予以情緒支持,進行心理指導,從而使其在今後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情緒。

人們在處於緊張、焦慮、恐懼狀態時,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下降,可直接導致膽囊收縮運動失調,只有在心胸寬闊、精神飽滿時才能保持膽囊的正常功能。 另外,應動員社會和家庭的支援,這不但為患者提供生活便利,更可以使其感受到環境的溫暖,堅定治療疾病的信心。

2、正確認識疾病:慢性膽囊炎患者由於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心理上顧慮較多,憂心忡忡,有的患者還與“癌症”進行比較,這往往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 一般來說,本病雖然難以完全治癒但癌變率在3%左右,因此患者應增強信心積極治療。

3、合理安排飲食:戒煙戒酒,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食物,每餐飲食定量、營養均衡,在急性發作時則更要控制飲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