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經行吐衄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發生週期性吐血或衄血者, 稱為“經行吐衄”, 又稱“倒經”, 以青春期少女多見, 亦可見于育齡期婦女。 本病中醫治療預後較好。

本病屬中醫經行諸證範疇, 相當於西醫的“代償性月經”。

【辯證分型】

1、肝經鬱火:經前或經期吐血或衄血, 量多色鮮紅。 經行量多, 煩躁易怒, 頭昏且脹, 口苦脅脹。 苔黃, 舌紅, 脈弦數。

2、肺腎陰虛:經行吐衄, 量少, 色紅。 經行量少, 常感頭暈耳鳴, 手足心熱, 顴紅潮熱, 乾咳咽燥。 舌紅或絳, 苔花剝或無苔, 脈細數。

【分型治療】

1、肝經鬱火治法:清肝瀉火, 調經止衄。

方藥:清肝引經東加減。

當歸9克 生白芍15克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生山梔 10克 黃芩 10克 川??子 10克茜草12克 川牛膝9克 生甘草3克 旱蓮草12克加減:肝火旺盛, 急燥易怒者, 加龍膽草10克、郁金9克、麥冬12克;便秘者, 加生大黃3克(後下)。

2、肺腎陰虛治法:滋腎潤肺, 調經止衄。

方藥:順經東加減。

當歸10克 生地15克 丹皮9克 大白芍15克 沙參10克 茯苓9克 荊芥炭6克 川牛膝9克 藕節炭10克 芡實12克 白薇10克加減:出血量多者, 加百草霜30克、茜草炭12克、三七末3克(吞服);腎陰虛相火上亢, 見目赤口幹, 頭痛耳嗚者, 加知柏地黃丸9克(分吞)。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