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乳蛾辨證論治

小兒乳蛾的辨治思路:本病以“清、消、補”為治療之大法。 發病急驟者, 多為實證、熱證, 宜疏風清熱, 利咽消腫;瀉熱解毒, 利咽消腫。 病程遷延或反復發作者, 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 宜滋養肺腎, 清利咽喉;健脾和胃, 祛濕利咽;活血化瘀, 祛痰利咽。

內治法

1、外邪侵襲, 邪聚喉核

臨床表現:咽喉乾燥、灼熱、疼痛, 吞咽時加劇。 可兼見頭痛, 發熱, 微惡風, 咳嗽, 舌質紅, 苔薄黃, 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邪毒搏結咽喉, 蒸灼喉核, 氣血壅滯, 故覺咽喉乾燥、灼熱、疼痛, 喉核紅腫;邪聚喉核, 咽喉開闔不利, 故疼痛吞咽時加重;發熱、微惡風、頭痛、咳嗽、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在表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 利咽消腫。 方藥:疏風清熱東加減。 方中以荊芥、防風祛其在表之風邪;金銀花、連翹、黃芩、赤芍清其邪熱;玄參、浙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結解毒, 清利咽喉。 項腫咽痛甚者, 可加馬勃以清熱解毒。 咳嗽, 加杏仁以利肺氣。

2、邪熱傳裡, 毒聚喉核

臨床表現:咽痛劇烈, 痛連耳竅、耳根, 吞咽困難, 呼吸不利, 面赤氣粗, 口氣熱臭噴人。 高熱神煩, 口渴引飲, 咳嗽痰黃稠, 腹脹, 大便燥結,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苔黃厚, 脈洪大而數。

證候分析:外邪未解傳入於裡, 或素體蘊熱, 蘊結肺胃, 致肺胃熱毒熾盛, 上攻喉核則見喉核紅腫, 咽痛劇烈, 連及耳根, 吞咽困難;熱灼津液成痰,

痰火鬱結, 故痰涎多。 腹脹, 口臭、口渴引飲, 便秘溲黃, 舌質紅、苔黃厚、脈洪數為肺胃熱盛之象。

治法:瀉熱解毒, 利咽消腫。 方藥:清咽利膈東加減。 方中荊芥、防風、薄荷疏風散邪;金銀花、連翹、梔子、黃芩、黃連瀉火解毒;桔梗、牛蒡子、玄參、甘草利咽消腫止痛。 若咳嗽痰黃稠, 頜下有臖核, 可加射干、瓜蔞、貝母以清化熱痰而散結;持續高熱, 加石膏、天竺黃宜清熱瀉火、除痰利咽;若喉核腐膿成片, 加入馬勃、蒲公英等以祛腐解毒。

3、肺腎陰虛, 火灼喉核

臨床表現:咽部乾燥灼熱, 異物感、疼痛不盛, 吭喀不利, 午後症狀加重。 或可兼見唇赤顴紅, 潮熱盜汗手足心熱, 失眠多夢, 耳鳴眼花, 腰膝酸軟。 舌質幹紅少苔, 脈細數。

證候分析:反復發作, 遷延日久, 邪毒滯留,

客於喉核;邪熱暗耗陰液, 損及肺腎, 陰虛咽喉失養, 無力托毒, 陰虛虛火上炎, 熏灼喉核故見咽喉乾燥灼熱, 異物感微痛、吭喀不利, 午後症狀加重。 午後唇赤顴紅、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耳鳴眼花、腰膝酸軟、舌質幹紅少苔、脈細數等均為陰虛火旺之征。

治法:滋養肺腎, 清利咽喉。 方藥:百合固金東加減。 方中百合、生地、熟地、麥冬、玄參滋養肺腎, 清熱利咽生津;當歸、芍藥養血和陰;貝母、桔梗清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 合而用之使肺腎得養, 因也充足, 虛火自降。 偏于肺陰虛者, 宜用養陰清肺東加減。 偏于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4、肺胃虛弱, 喉核失養

臨床表現:咽部不適, 異物感, 咽幹, 不欲飲、口淡、納呆、咽癢, 咳嗽痰白。 可兼見脘腹痞悶,

噁心吐嘔, 少氣懶言, 四肢倦怠, 形體消瘦, 大便溏清, 舌質淡, 苔白膩, 脈緩弱。 小兒可伴見鼾眠、吞咽不利、納呆、反復發作頭昏痛、發育遲緩等。

證候分析:先天稟賦不足, 素體虛弱, 或飲食失調, 脾胃虛弱, 氣血生化不足, 喉核失養, 邪毒客於喉核, 托毒無力, 故咽部幹癢不適;咽幹不欲飲, 口淡、納呆、咽癢, 少氣懶言, 四肢倦怠, 形體消瘦, 清陽不升, 氣機不利故有異物梗阻感、咳嗽、脘肢痞悶、易噁心嘔吐等;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驅, 胃氣尚未充實, 加之病久未愈, 更損脾胃, 脾胃中焦不健, 更易反復發作, 且後天生化匱乏, 故小兒可伴見鼾眠、吞咽不利、反復發作、納呆、頭昏痛、發育遲緩等。 神疲乏力、口淡不渴、痰白、大便溏清、舌淡苔白膩、脈緩弱為脾虛濕困之征。

治法:健脾和胃, 祛濕利咽。 方藥:六君子東加減。 本方健脾胃, 除痰濕。 濕邪重者加厚樸、枳殼宣暢氣機、祛痰利咽;若喉核腫大不消加浙貝母、生牡蠣。

5、痰瘀互結, 瘀阻喉核

臨床表現:咽幹不適, 咽部異物感, 吞咽不利, 或咽部刺痛, 痰涎黏稠量多, 不易咯出, 喉核腫痛反復發作, 遷延不愈。 舌質暗有瘀點, 苔白膩, 脈細澀。

證候分析:久病入絡之氣血不暢, 氣滯血瘀, 咽喉失于榮養, 故咽乾澀不利、刺痛脹痛、喉關暗紅;病程日久, 余邪滯留成痰, 與瘀血搏結於喉核則表現為痰痰涎黏稠量多, 不易咯出, 喉核腫痛反復發作, 或喉核肥大, 觸之石硬。 舌質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 祛痰利咽。 方藥:會厭逐瘀湯合二陳東加減。 會厭逐瘀湯中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生地活血祛瘀;配合柴胡、枳殼行氣理氣;桔梗、甘草、玄參清利咽喉;配合二陳湯祛痰利咽。 喉核暗紅,質硬不消者,加昆布、莪術;複感熱邪,溢膿黃稠,加黃芩、蒲公英、車前子等。

喉核暗紅,質硬不消者,加昆布、莪術;複感熱邪,溢膿黃稠,加黃芩、蒲公英、車前子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