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疳證病因機理

疳證是由於餵養不當, 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 導致脾胃受損, 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 臨床以形體消瘦, 面黃髮枯, 精神萎靡或煩躁, 飲食異常, 大便不調為特徵。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營養不良。

“疳”有兩種含義:一為“疳者甘也”, 謂其病由恣食肥甘厚膩所致;二為“疳者幹也”, 是指病見氣液乾涸, 形體乾癟消瘦的臨床特徵。 前者言其病因, 後者言其病機和症狀。 由於本病起病緩慢, 病程較長, 遷延難愈, 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甚至導致陰竭陽脫, 卒然而亡。 故前人視為惡候, 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

疳之病名, 首見於《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蒸盛過傷, 內則變為疳, 食人五臟。 ”指出疳為內傷慢性疾病, 病可涉及五臟。 嗣後, 歷代醫家多有闡述。 《顱囟經》列舉了17種不同的疳病。 《小兒藥證直訣·脈證治法》:“疳皆脾胃病, 亡津液之所作也”。 明確指出疳證的病位、病機變化主要在脾胃。 關於疳證的命名與分類, 歷代醫家認識不一, 《證治準繩·幼科》集諸家之論, 列舉疳證61候;《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又重新劃分為疳證19候。 總的歸納起來, 大致有:1、按五臟命名:如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腎疳;2、按病因命名:如熱疳、冷疳、哺露疳、食疳、蛔疳等;3、按病位命名:如外疳、內疳、口疳、牙疳、眼疳、鼻疳、腦疳、脊疳等;4、按病情分類:如疳氣、疳虛、疳極、幹疳等;5、按病證命名:如疳瀉、疳痢、疳腫脹、疳渴、疳嗽、丁奚疳等。

眾說不一, 臨床難以掌握運用。 目前參照古代文獻資料, 結合病程和病情, 執簡馭繁, 將疳證分為疳氣、疳積、幹疳三類。 以前由於生活水準低下, 本病發病率較高, 可見于各年齡兒童, 且無明顯的季節性。 隨著生活水準和醫學水準的提高, 本病發病率逐漸降低, 病情也逐漸減輕。 目前, 本病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 且以疳氣為主, 幹疳少見。

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主要為餵養不當, 疾病影響, 以及先天稟賦不足。

餵養不當乳食不節, 餵養不當, 是疳證最常見的病因, 由於小兒乳食不知自節, “脾常不足”, 常由乳食太過或不及所傷。 太過是指乳食失節, 饑飽無度, 過食肥甘厚膩之品, 生冷不潔之物, 以致食積內停, 積久成疳,

正所謂:“積為疳之母, 無積不成疳”。 不及是指乳食餵養不足, 如小兒生後缺乳, 過早斷乳, 未及時添加輔食, 以及因食物數量、品質不足, 或偏食、挑食, 使營養精微攝取不足, 氣血生化乏源, 不足以濡養臟腑肌膚, 日久成疳。

疾病影響多因小兒長期患病, 反復感染, 或經常嘔吐, 慢性腹瀉, 或時行熱病, 病後失調, 津液受傷, 均導致脾胃虛弱, 化生不足, 氣血俱虛, 陰液消耗, 久則致成疳證。

稟賦不足父母精血不足, 或孕婦患病遺害胎兒, 或孕期用藥損傷胎兒, 以致早產、難產、出生低體重等。 先天稟賦不足, 脾胃功能薄弱, 運化不健, 水穀精微攝取不足, 形成疳證。

疳證的病因雖有不同, 但病變部位總在脾胃, 其主要的病機變化是脾胃虛損,

津液消亡。 病機屬性以虛為本。 脾胃同居中焦, 陰髒陽腑, 相互絡屬, 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 胃主受納腐熟, 脾主運化輸布, 使水穀之精微化生氣血, 濡養全身。 脾胃不健, 生化乏源, 氣血不足, 故臨床可出現面黃肌瘦, 毛髮枯黃, 飲食異常, 大便不調等疳證之象。 脾胃病變有輕有重, 初起病情尚輕, 僅表現脾胃不和, 運化失健的證候, 稱為疳氣, 正如《證治準繩·幼科》所言:“發作之初, 名曰疳氣”。 若病情進一步發展, 脾失健運, 積滯內停, 壅滯氣機, 即為疳積。 久則脾胃虛損, 津液消亡, 氣血俱衰, 導致幹疳。

疳證日久, 氣血虛衰, 全身失養, 必累及其他臟腑受病, 而出現兼證。 如脾病及肝, 肝開竅於目, 肝血不足, 肝之精氣不能上榮於目, 可見兩目羞明,

眼珠混濁, 白翳遮睛之“眼疳”;脾病及心, 心開竅於舌, 心火內熾, 循經上炎, 則見口舌糜爛或生瘡之“口疳”;脾病及肺, 土不生金, 肺氣受損, 則易反復外感, 或出現咳嗽、潮熱等“肺疳”;脾病及腎, 腎主骨, 腎精不足, 骨失所養, 久則骨骼畸形, 出現“雞胸”、“龜背”、肋緣外翻等“骨疳”;脾病日久, 中陽失展, 氣不化水, 水濕泛溢肌膚, 出現全身浮腫之“疳腫脹”等。 脾虛氣不攝血, 血溢脈外, 可見皮膚紫斑出血;甚則脾虛衰敗, 元氣耗竭, 陰陽離絕而卒然死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