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 俗稱鼻出血。 可由鼻部疾病引起, 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鼻出血多為單側, 少數情況下可出現雙側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 輕者僅為涕中帶血, 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反復鼻出血可導致貧血。
臨床表現
鼻出血由於原因不同其表現各異, 多數鼻出血為單側, 亦可為雙側;可間歇反復出血, 亦可呈持續性出血。 出血量多少不一, 輕者涕中帶血、數滴或數毫升, 重者可達幾十毫升甚至數百毫升以上, 導致失血性休克。 反復出血可引發貧血。 少數少量出血可自止或自行壓迫後停止。
出血部位多數發生於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 有時可見噴射性或搏動性小動脈出血, 少年兒童、青年人鼻出血多發生于此區。 中老年人的鼻出血, 常常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有關, 出血部位多見於鼻腔後部, 位於下鼻甲後端附近的吳氏鼻-鼻咽靜脈叢及鼻中隔後部的動脈。 此部位出血一般較為兇猛, 不易止血, 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 從口中吐出。 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發生於一側鼻腔, 而全身疾病引起者, 可能兩側鼻腔交替或同時出血。
鑒別診斷
1、咯血
為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出血後, 血液經口腔咯出, 常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肺膿腫及心臟病導致的肺淤血等。 可根據患者既往病史、體征及輔助檢查鑒別。
2、嘔血
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現之一, 當大量嘔血時, 血液可從口腔及鼻腔湧出, 常常伴有消化道疾病的其他症狀, 全身查體可有陽性體征, 可予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