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對腎臟病的認識

一、中醫對腎性貧血的認識

腎功能不全時會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一般來說, 腎功能越差則貧血越嚴重, 近代西醫學認識到腎臟不僅是排泄器官, 而且是內分泌器官, 能分泌不少激素, 其中促紅細胞生成素能促進骨髓紅細胞成熟, 當腎功能減退時, 此種激素不足, 是引起腎性貧血最重要之原因。 中醫學在古代就提出腎主骨、骨生髓, 又認為腎藏精、精可化血、精血同源, 故腎病時可出現貧血。

二、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認識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 由於進行性腎功能損害, 引起體內廢物瀦留,

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 酸堿平衡失調等的臨床症群, 屬中醫“虛勞”、“關格”、“溺毒”等證範圍。

中醫認為本病是因脾腎兩虛, 日久由虛入損, 以致脾的升清降濁失調, 腎的藏精泄濁障礙, 濕濁羈留, 最後形成脾腎衰敗、濕濁壅塞三焦之證, 也即進入尿毒癥階段, 治療上主要採用泄濁法。 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有一定治療效果, 可以改善症狀, 減少代謝廢物之瀦留, 改善腎功能, 延緩腎功能衰竭的進程, 但對於終末期尿毒癥, 應配合透析療法。

三、中醫對急性腎炎的認識

急性腎炎起病急驟, 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 屬中醫“風水”、“溺血”範圍, 其病因是感受風、濕、毒等外邪, 傷及內臟, 以致肺失肅降, 脾不轉輸, 腎難開合,

以致三焦水道不通, 汗、尿排泄障礙而發病, 治宜發汗利水, 疏通三焦水道氣機。

中醫對本病的治療效果頗佳, 尤其是疾病恢復期長期不消的鏡下血尿, 用益氣養陰、涼血止血法治療,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四、中醫對慢性腎炎的認識

慢性腎炎是原發於腎小球的一組疾病, 臨床上以不同程度的浮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 蛋白尿和血尿等為主要表現。 有浮腫的屬中醫“水腫”的範圍;有腎功能衰竭者則可歸屬“虛勞”的範圍。

本病由外邪入侵, 日久損傷脾腎, 脾腎兩虛, 脾不轉輸, 腎失開合所致, 或脾腎本虛, 複感外邪而成, 總以脾腎兩虛為本, 邪實(水濕、風邪、血瘀)為標。 中醫對本病有許多治療方法, 如利水消腫、健脾固腎、活血化瘀、祛風勝濕、清熱解毒等,

常有較好療效, 對於難治性病例,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 西醫學的多種腎臟病, 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功能衰竭等, 可在中醫的“水腫”、“淋證”、“關格”、“癃閉”、“虛勞”等證候中找到類似的描述, 運用中醫的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方法治療, 可取得較好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