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麻疹症狀你可知 須知其2大檢查方法

小兒麻疹這種疾病, 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 一般來講, 其是一種全身過敏性的反應, 出現這種疾病之後, 會導致很多的不良後果,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麻疹後, 家長一定要通過對其症狀的瞭解而及時察覺, 那麼, 小兒麻疹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麻疹的症狀:

1、前驅期:剛患麻疹到出現疹一般需要3~5天。 人體會出現發熱、咳嗽等上呼吸炎、粘膜炎、病毒血症、口腔粘膜斑, 醫生一般通過這些症狀判斷是否為麻疹。 麻疹粘膜斑會在口腔粘膜告第一齒處, 出現灰色的點, 粘膜斑在出現後2—3日就會消失。

2、出疹期半周左右之後,

病情擴展至耳前、面頰、前額、軀幹和四肢, 最終可以到達手足心, 僅需幾天就偏布全身。 最初表現為紅色的丘疹, 直徑約3mm。 這時多出現全身中毒症, 體溫升高、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 而且咳嗽的病情會加重, 結膜出現紅腫、畏光等症狀。

3、恢復期:半周後, 發燒開始退去, 全身症狀和痛苦得以減輕, 皮疹漸漸消退留下色素斑, 大約半個月就會全部消去。

在臨床上, 對於小兒麻疹的確診是需要經過檢查的, 小兒麻疹的檢查方法有:

1、細胞學和病毒抗原檢查, 取鼻咽部吸取物或鼻咽拭子或尿液沉渣的脫落細胞塗片, 採用GEMSA或HE染色, 在普通光鏡下可見到多核巨細胞形成和分 布于上皮細胞核內和胞漿內的嗜酸性, 包涵體。

病程第1周檢查陽性率可高達90%左右, 對麻疹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 如果對上述塗片標本作特異性抗體標記染色, 則可進一步檢查麻疹病毒抗原。

2、血清抗體檢測,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是新近感染的標誌, 應用免疫螢光或捕獲ELISA法檢測麻疹IGM抗體, 是目前普遍採用的特異性診斷方法, 僅需單份血清標本, 在發病後3天左右即可檢出(發病後5~20天檢出陽性率最高), 且不受類風濕因數干擾。 如果近1個月內未接種過麻苗, 而血清麻疹IGM 抗體陽性, 即可確診。 留取, 病程急性期和恢復期(病後2~4周)雙份血清, 以血凝抑制(H1)試驗和微量中和試驗檢測總抗體, 或以, ELISA、IFA, 檢測麻疹IGG抗體, 則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4倍增長, 方有診斷價值, 可作為回顧性診斷依據。

小兒麻疹在確診後, 可採用對症治療的方法進行:

患者應在家或送醫院隔離治療至少至出疹後5 天, 如併發肺炎應再延長隔離5~10 天, 最好單間隔離, 不與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觸, 專人護理更為恰當。 多喝溫開水或果汁補充水分, 飲食宜富營養易消化, 清淡為好, 但不可忌葷忌油, 恢復期食欲增加時可每天加一餐, 以促進康復, 特別要補充維生素a 以提高免疫力, 可口服20 萬u/次, 或10 萬u/d, 分2 次。

已證實患麻疹時給予足量維生素a 可大大改善其預後。 重視對症治療, 高熱時可給小劑量退熱劑或頭部冷敷, 劇咳和煩躁不安者可試用少量鎮靜劑。 為減輕中毒症狀, 特別對體弱多病者可在早期給予人血丙種球蛋白製劑0.2~0.6ml/kg 體重, 肌內注射, 1 次/d, 共2 次或3 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