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呼氣, 腎主納氣”。 中醫認為呼吸不單是肺的事, 也有腎的參與, 吸氣靠腎, 呼氣靠肺。 肺和腎兩髒密切配合才能正常平和地呼吸。
腎主納氣, 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的功能, 使人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即肺吸入的清氣, 必須下達到腎, 這樣的呼吸才有“根”。 腎的納氣功能正常, 則呼吸均勻和調;腎的納氣功能減退, 攝納無權, 則肺吸入之清氣上逆而不能下行, 即可出現呼吸表淺, 動則氣喘, 呼多吸少, 或呼吸困難等。 從臨床實際來看, 往往在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疾患中, 可見到腎不納氣的徵象,
什麼是“腎主骨、生髓、通於腦”及“齒為骨之餘”?
腎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 實際上是腎的精氣具有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學認為, 腎藏精, 精生髓, 髓居於骨腔之中, 髓滋養骨, 促進其生長發育。 因此, 腎精充足, 髓化生有源, 骨質得養, 則發育旺盛, 骨質緻密, 堅固有力。 反之, 如腎精虧虛, 骨髓化生無源, 骨骼失其滋養, 在小兒, 就會骨骼發育不良或生長遲緩, 骨軟無力, 囟門遲閉等;在成人, 則可見腰膝酸軟, 步履蹣跚, 甚則腳痿不能行動;在老年, 則骨質脆弱, 易於骨折等。
髓, 有骨髓、脊髓、腦髓之分。 藏於骨腔內的髓, 稱為骨髓。 位於脊椎管內的髓, 稱為脊髓。 位於腦腔中的髓,
牙齒屬骨的一部分, 且屬於骨最堅硬的部分, 故稱“齒為骨之餘”。 既然牙齒與骨同出一源, 所以牙齒也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充養。 腎精充足, 則牙齒堅固、緻密齊全。 若精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