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肺癰分期辨證論治

從中醫理論上瞭解, 我們可以得知引起肺癰的原因有很多, 因此, 我們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肺癰, 中醫療法就是很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肺癰的治療方法, 瞭解中醫辨證治療肺癰的方法, 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肺癰分期辨證論治

1.初期

證候主症:惡寒發熱, 咳嗽, 咯白色黏痰, 痰量日漸增多, 胸痛, 咳則痛甚, 呼吸不利, 口幹鼻燥, 舌苔薄黃, 脈浮數而滑。

證機概要:風熱外襲, 衛表不和, 邪熱壅肺, 肺失清肅。

治法:疏風散熱, 清肺化痰。

代表方:銀翹散加減。

2.成癰期

證候主症:身熱轉甚, 時時振寒,

繼則壯熱, 汗出煩躁, 咳嗽氣急, 胸滿作痛, 轉側不利, 咳吐濁痰, 呈黃綠色, 自覺喉間有腥味, 口乾咽燥, 舌苔黃膩, 脈滑數。

證機概要:熱毒蘊肺, 蒸液成痰, 熱壅血瘀, 蘊釀成癰。

治法:清肺解毒, 化瘀消癰。

代表方: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加減。

3.潰膿期

證候主症:咳吐大量膿痰, 或如米粥, 或痰血相兼, 腥臭異常, 有時咯血, 胸中煩滿而痛, 甚則氣喘不能臥, 身熱面赤, 煩渴喜飲, 舌苔黃膩, 舌質紅, 脈滑數或數實。

證機概要:熱壅血瘀, 血敗肉腐, 癰腫內潰, 膿液外泄。

治法:排膿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東加減。

4.恢復期

證候主症:身熱漸退, 咳嗽減輕, 咯吐膿痰漸少, 臭味亦淡, 痰液轉為清稀;精神漸振, 食納好轉。 或有胸脅隱痛, 難以平臥, 氣短, 自汗盜汗, 低燒,

午後潮熱, 心煩, 口燥咽幹, 面色無華, 形體消瘦, 精神萎靡, 舌質紅或淡紅, 苔薄, 脈細或細數無力;或見咳嗽, 咯吐膿血痰日久不淨, 或痰液一度清稀而複轉臭濁, 病情時輕時重, 遷延不愈。

證機概要:邪毒漸去, 肺體損傷, 陰傷氣耗, 或為邪戀正虛。

治法:清熱養陰, 益氣補肺。

代表方:沙參清肺湯或桔梗杏仁煎加減。

病因病機

本病由感受外邪, 內犯於肺, 或痰熱素盛, 蒸灼肺臟, 以致熱壅血瘀, 蘊釀成癰, 血敗肉腐化膿。

1.感受外邪

多為風熱外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於肺所致, 正如《類證治裁·肺痿肺癰》所說:“肺癰者, 咽幹吐膿, 因風熱客肺蘊毒成癰”。 或因風寒襲肺, 未得及時表散, 內蘊不解, 鬱而化熱所為, 《張氏醫通·肺癰》曾說:“肺癰者, 由感受風寒, 未經發越,

停留胸中, 蘊發為熱。 ”肺臟受邪熱熏灼, 肺氣失於清肅, 血熱壅聚而成。

2.痰熱素盛

平素嗜酒太過或嗜食辛辣炙爝厚味, 釀濕蒸痰化熱, 熏灼於肺;或肺臟宿有痰熱, 或他髒痰濁瘀結日久, 上幹于肺, 形成肺癰。 若宿有痰熱蘊肺, 複加外感風熱, 內外合邪, 則更易引發本病。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癰》曾指出:“此症系肺臟蓄熱, 複傷風邪, 郁久成癰”。

勞累過度, 正氣虛弱, 則衛外不固, 外邪易乘虛侵襲, 是致病的重要內因。 本病病位在肺, 病理性質屬實、屬熱。 《雜病源流犀燭·肺病源流》謂:“肺癰, 肺熱極而成癰也。 ”因邪熱鬱肺, 蒸液成痰, 邪阻肺絡, 血滯為瘀, 而致痰熱與瘀血互結, 蘊釀成癰, 血敗肉腐化膿, 肺損絡傷, 膿瘍潰破外泄, 其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

主要在熱壅血瘀。

正如《柳選四家醫案·環溪草堂醫案·咳喘門》所說:“肺癰之病, 皆因邪瘀阻於肺絡, 久蘊生熱, 蒸化成癰”。 本病隨著病情的發展, 邪正的消長, 表現為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等不同階段的演變過程。 初期, 因風熱(寒)之邪侵犯衛表, 內郁於肺, 或內外合邪, 肺衛同病, 蓄熱內蒸, 熱傷肺氣, 肺失清肅, 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 成癰期, 為邪熱壅肺, 蒸液成痰, 氣分熱毒浸淫及血, 熱傷血脈, 血為之凝滯, 熱壅血瘀, 蘊釀成癰, 表現高熱, 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

3.潰膿期

為痰熱與瘀血壅阻肺絡, 肉腐血敗化膿, 肺損絡傷, 膿瘍潰破, 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

4.恢復期

為膿瘍內潰外泄之後, 邪毒漸盡,

病情趨向好轉, 但因肺體損傷, 故可見邪去正虛, 陰傷氣耗的過程, 繼則正氣逐漸恢復, 癰瘍漸告癒合。 若潰後膿毒不盡, 邪戀正虛, 每致遷延反復, 日久不愈, 病勢時輕時重, 而轉為慢性。

結語:通過上文對肺癰的治療方法的介紹, 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就能治療肺癰, 大家除了使用中醫療法, 還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哦!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康復, 平安健康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