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領域裡面, 不管是用什麼辦法治療, 中醫西醫也好, 苗醫壯醫也好, 巫醫也好, 很少有能肯定疾病已經治療好了, 身體已經正常了!西醫總是拿檢查指標來說是, 頭疼一下去驗血說是正常, 既然正常為什麼頭疼?!或者一天就拿存活率說事忽悠大眾。 今天就把什麼是身體正常的人的標準來說一下。 不管是什麼治療方法, 哪怕是畫符念咒, 放療化療, 只要能達到這個健康標準, 那就是真理, 那就是治病有效果, 只要是有效果就應該鼓勵!鄧小平說:“不管是白貓黑貓, 只要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貓”!這胸懷多麼寬廣智慧多麼深遠。
參考倪海廈的倪式六準則來具體說一下。 只要是能把人的身體治療達到這個標準, 那就是真理就值得推廣發揚。
第一, 正常的胃口。 不會超量吃, 也不會沒胃口。 飲食津津有味, 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飽與餓感;
第二, 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大便, 如果沒有就要注意了;
第三, 一天小便五到七次。 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 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 小便顏色呈淡青黃色;
第四, 每天睡覺一覺到天亮。 沒有失眠或無故會半夜醒來等現象;
第五, 一年四季無論在北方或南方, 每天晚上睡覺時雙腳必須露在外面, 一蓋被子就熱得受不了。 長年都感覺 頭面冷而手足心溫熱;
第六(針對大人), 每天早起時都有陽反應。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標準, 只要知道正常人是什麼樣的, 那不正常的肯定就出來了。 這六個標準裡面包含這中醫深刻的生理病理知識。 比如說胃口正常, 有些人胃口過好, 這很多是糖尿病, 就是中醫的消渴證。 還有很多是胃強脾弱。 這一問就知道那還用驗什麼血?正確的醫學應該是讓人越來越舒服才對, 臨床看到很多小孩咳嗽被誤診為肺炎的, 稍微咳嗽一下, 肺有羅音就輸液吊瓶好幾天, 搞的小孩面色無光灰暗, 沒有胃口, 拉稀或便秘, 手腳冰涼, 半夜醒來哭鬧。 真是有時能把人氣個半死!這就是告訴你該換醫生了。
大便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總結, 關係到整個臟腑的協調問題。
小便的道理就更深刻了, 在此不便多講, 隔行如隔山。 手腳心溫熱, 手腳背面是冰涼的這樣才是正常。 心臟控制手的溫度, 小腸控制腳心的溫度。 手背的溫度和皮膚的溫度與肺息息相關, 因為肺主皮毛。 比如小孩發燒, 手心很燙, 那就是傷食發燒食積於小腸, 小腸與心相表裡, 小腸熱心就熱, 心主血脈, 導致血脈發熱, 所以手腳心發燙。 手背比較熱那是外感發燒,
針對小孩還有幾種症狀是正常的。
第一, 就是時常會流鼻血。 按照中醫理論, 舉凡十四歲以下的小孩, 由於身體屬於純陽之體, 是故體制應該很強才對, 一旦得到感冒, 在發高燒的前夕, 自然就會以流鼻血來降體溫, 所以偶爾會有流鼻血的小孩其身體是絕對正常的。 因為肺開竅在鼻, 可能大家不知道小兒未滿十四歲都是用小腹呼吸的, 如同道家練氣一樣是採用腹式呼吸的, 過了十四歲才改為胸式呼吸。 小腸相火, 借由呼入氧氣的助燃, 會把大腸中的水氣化出來,這蒸汽在回升入肺中,從而使肺功能極強。肺又主皮毛,因此一旦感冒在表,表邪束住毛孔,使體溫無法外散,就形成體內溫度過高,這就是發燒之源。因為經方家使用發表藥和麻黃湯桂枝湯大小青龍湯等,其目的就是想開表,以達到表解而退熱的目的。現在小朋友如果有正常的身體,得到感冒時一流鼻血就會退燒就表示會自動痊癒的,不需要我們用藥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治好了。因為肺氣過熱是可以由鼻子出血排出體外的,這就是傷寒論條辨中的“得血刃則解”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們可以說凡是小孩子時常流鼻血的就沒有高燒問題。
第二,時常在打哈欠,伸懶腰。如果有一天你兒子早上起床後,告訴你他生病了,要麻煩你打電話給他的老師,幫她請病假,但是你發覺他一說完話,轉身就是一個哈欠與伸懶腰的動作,這就表示他是正常的,他在騙你他生病。因為按照中醫理論要打一個哈欠與伸懶腰是要經由許多正常的內臟同時發出不同的訊號才會成功的,基本上哈就是吸氣,由腎臟來掌控,腎主骨又主腦主記憶,管骨髓,開竅在耳,又主腰部,主人之成長,所以小孩子在生長時期,時常打哈欠與伸懶腰是正常的現象。許多糊塗媽媽以為小孩是懶惰或身體又有問題了,這是不對的。此類誤解時常造成小孩被冤枉,被屈打成招,好可憐的。
第三,睡覺踢被子是正常的。許多糊塗媽媽互相抱怨說自己小孩真難帶,幾乎每天晚上都踢被子,害得都著涼了,真是氣死人。實際上這是糊塗媽媽的過錯,因為正常小孩每天晚上睡覺時雙腳都是很熱的,無論冬天或夏天都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只需要去蓋肚子肚臍就好了,手腳是不需要蓋住的。因此如果你把小孩全身包的好好的,他就過熱,自然想去踢被子,所以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早上終於成功的把被子踢開,結果糊塗媽媽只看到早上起床時的果,完全不知整夜發生的因,所以當糊塗媽媽的寶貝兒子是要付出代價的。正確的做法是每天晚睡前在親完小寶寶後,順便用你的手去摸摸額頭,你應該感覺是涼的,再去摸他的雙腳,應該感覺是熱的,這是正常。如果是相反的,就是小孩生病了,不然就是你有病了。這裡要有一點常識就是如果你老公抱怨你的雙腳太冷,這就是說你有問題了,你先生與兒子是正常的,瞭解了嗎?
第四,雙眼炯炯有神的小孩沒病。無論生何病,只要小孩眼中有神,就沒有問題,隨時會恢復健康的。做為父母一定要學會觀察小孩的眼神,只要知道什麼是正常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生病與否,因為眼神為心之主,心藏神,無神為心神已失,是危險症候,只要會觀察就很簡單的。
第五,時常流鼻涕的小孩沒病。我們小的時候時常一邊玩耍一邊流鼻涕,然後雙顴粉紅色,這都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小題大做的吃西藥,越吃體力越差,越吃就越容易得到感冒,一旦感冒後找中醫開中藥吃,如此就越來越強壯了。
第六,不要把小寶貝包的像粽子一樣。過熱的溫度不但會使小寶貝抵抗力變差,而且脾臟及肺臟會受損,將來容易得到感冒氣喘及皮膚病等。初生嬰兒為純陽之體,感天地之氣而長,肺屬寒,過熱則傷,脾屬土,感土氣而成長。你如果包得太過,反而會隔絕天地生養之氣,於是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無法接受大自然的洗禮,自然小病不斷,人也長不高了。
第七,小寶貝眼睛斜一邊。這不需要擔心,自己會好的,其發生原因是父母在晚上熟睡後,半夜小寶貝會醒來,由於嬰兒頭部沒有力量支撐,半夜醒來很無聊很好奇這個世界,所以就會到處亂看。由於幕府在晚上都會點一戰小燈,以方便半夜起來照顧小寶貝,這時小寶別就會找光亮處看,由於頭無法轉動只好斜眼去看,日久就變成斜視了。所以建議父母半夜睡覺時點兩盞小燈使其平均,或是不要點燈,如此就沒有小孩會斜視了。
由於水準有限,有疏漏或者不對之處還請同道批評指正,感謝!
會把大腸中的水氣化出來,這蒸汽在回升入肺中,從而使肺功能極強。肺又主皮毛,因此一旦感冒在表,表邪束住毛孔,使體溫無法外散,就形成體內溫度過高,這就是發燒之源。因為經方家使用發表藥和麻黃湯桂枝湯大小青龍湯等,其目的就是想開表,以達到表解而退熱的目的。現在小朋友如果有正常的身體,得到感冒時一流鼻血就會退燒就表示會自動痊癒的,不需要我們用藥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治好了。因為肺氣過熱是可以由鼻子出血排出體外的,這就是傷寒論條辨中的“得血刃則解”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們可以說凡是小孩子時常流鼻血的就沒有高燒問題。第二,時常在打哈欠,伸懶腰。如果有一天你兒子早上起床後,告訴你他生病了,要麻煩你打電話給他的老師,幫她請病假,但是你發覺他一說完話,轉身就是一個哈欠與伸懶腰的動作,這就表示他是正常的,他在騙你他生病。因為按照中醫理論要打一個哈欠與伸懶腰是要經由許多正常的內臟同時發出不同的訊號才會成功的,基本上哈就是吸氣,由腎臟來掌控,腎主骨又主腦主記憶,管骨髓,開竅在耳,又主腰部,主人之成長,所以小孩子在生長時期,時常打哈欠與伸懶腰是正常的現象。許多糊塗媽媽以為小孩是懶惰或身體又有問題了,這是不對的。此類誤解時常造成小孩被冤枉,被屈打成招,好可憐的。
第三,睡覺踢被子是正常的。許多糊塗媽媽互相抱怨說自己小孩真難帶,幾乎每天晚上都踢被子,害得都著涼了,真是氣死人。實際上這是糊塗媽媽的過錯,因為正常小孩每天晚上睡覺時雙腳都是很熱的,無論冬天或夏天都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只需要去蓋肚子肚臍就好了,手腳是不需要蓋住的。因此如果你把小孩全身包的好好的,他就過熱,自然想去踢被子,所以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早上終於成功的把被子踢開,結果糊塗媽媽只看到早上起床時的果,完全不知整夜發生的因,所以當糊塗媽媽的寶貝兒子是要付出代價的。正確的做法是每天晚睡前在親完小寶寶後,順便用你的手去摸摸額頭,你應該感覺是涼的,再去摸他的雙腳,應該感覺是熱的,這是正常。如果是相反的,就是小孩生病了,不然就是你有病了。這裡要有一點常識就是如果你老公抱怨你的雙腳太冷,這就是說你有問題了,你先生與兒子是正常的,瞭解了嗎?
第四,雙眼炯炯有神的小孩沒病。無論生何病,只要小孩眼中有神,就沒有問題,隨時會恢復健康的。做為父母一定要學會觀察小孩的眼神,只要知道什麼是正常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生病與否,因為眼神為心之主,心藏神,無神為心神已失,是危險症候,只要會觀察就很簡單的。
第五,時常流鼻涕的小孩沒病。我們小的時候時常一邊玩耍一邊流鼻涕,然後雙顴粉紅色,這都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小題大做的吃西藥,越吃體力越差,越吃就越容易得到感冒,一旦感冒後找中醫開中藥吃,如此就越來越強壯了。
第六,不要把小寶貝包的像粽子一樣。過熱的溫度不但會使小寶貝抵抗力變差,而且脾臟及肺臟會受損,將來容易得到感冒氣喘及皮膚病等。初生嬰兒為純陽之體,感天地之氣而長,肺屬寒,過熱則傷,脾屬土,感土氣而成長。你如果包得太過,反而會隔絕天地生養之氣,於是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無法接受大自然的洗禮,自然小病不斷,人也長不高了。
第七,小寶貝眼睛斜一邊。這不需要擔心,自己會好的,其發生原因是父母在晚上熟睡後,半夜小寶貝會醒來,由於嬰兒頭部沒有力量支撐,半夜醒來很無聊很好奇這個世界,所以就會到處亂看。由於幕府在晚上都會點一戰小燈,以方便半夜起來照顧小寶貝,這時小寶別就會找光亮處看,由於頭無法轉動只好斜眼去看,日久就變成斜視了。所以建議父母半夜睡覺時點兩盞小燈使其平均,或是不要點燈,如此就沒有小孩會斜視了。
由於水準有限,有疏漏或者不對之處還請同道批評指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