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春季糖尿病人養生食療推薦!春天萬物生髮, 人體陽氣上升, 此時養生大有裨益。 糖尿病人也要改變食療, 以適應時節變化。 那麼, 春季糖尿病人的養生食療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一、川貝雪梨湯
材料:川貝母10克, 雪梨2個, 精鹽少許, 枸杞10克, 清水500克。
做法:
1、將雪梨去皮, 去瓤, 切3釐米寬、2釐米長的塊。 川貝母、枸杞潤透。
2、將雪梨、川貝母、枸杞、精鹽放入燉鍋內, 加入清水, 將鍋置武火上燒沸, 再用文火煮45分鐘即成。
功效:健脾補肺, 清熱利濕。
二、松茸鴿子湯
材料:鴿子1只, 松茸、枸杞子適量, 薑、黃酒少許。
做法:
1、將松茸提前用水泡發至軟, 倒掉底部殘渣。
2、將鴿子用流動水清洗乾淨, 放入涼水中, 加入少許黃酒, 煮至水開漂起血沫後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
3、砂鍋中加入適量水, 放入焯好的鴿子和薑片煮半個小時, 再加泡好的松茸和枸杞繼續煮半個小時即可。
功效:松茸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其含有松茸醇、異松茸醇等藥用成分, 有強身、益腸胃、止疼、理氣化痰、驅蟲及治療糖尿病等獨特功效, 可用其治療手足麻木、腰腿疼痛等病症。 近年來又發現松茸含有具備抗瘤活性的“松茸多糖”, 這是其他植物都沒有的特殊雙鏈生物活性物質, 它具有超強抗基因突變能力和強抗癌作用。
三、蚌肉苦瓜湯
材料:苦瓜250克, 蚌肉100克。
做法:
1、將活蚌放清水中養兩天。
2、蚌洗淨後取蚌肉, 與苦瓜共煮湯, 熟後酌加油、鹽調味, 即可服食。
功效: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 苦瓜粗提取物含類似胰島素物質, 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中醫認為, 苦瓜性味甘苦寒涼, 能清熱、除煩、止渴;蚌肉甘鹹而寒, 能清熱滋陰、止渴利尿。 兩者合用, 清熱滋陰, 適用於糖尿病之偏于胃陰虛有熱者。
四、蘿蔔牛肚湯
材料:白蘿蔔150克, 牛肚100克, 陳皮5克, 生薑6克, 花生油10克, 蔥6克, 精鹽少許, 胡椒粉2克, 高湯1000克。
做法:
1、將白蘿蔔洗淨, 切塊;牛肚洗淨, 切塊;陳皮洗淨;姜拍松, 蔥切段。
2、將鍋內放花生油燒熱, 加入薑、蔥、牛肚炒片刻鏟起, 和其他用料一起放入鍋內, 加入高湯, 再用文火煲至牛肚軟熟, 撈出陳皮不用, 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
五、貝母水魚湯
材料:川貝母15克, 水魚1只, 蔥5克, 生薑8克, 花椒8克, 精鹽少許, 高湯800克。
做法:
1、將生薑、川貝母、花椒洗淨;用滾水燙水魚, 令其排尿, 然後洗淨, 切開, 去其內臟;蔥切段, 薑拍松。
2、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 加入高湯, 先用火煮開後, 改用文火煲1小時, 至水魚甲脫落, 放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滋肺陰, 退虛熱, 止咳喘。
六、枸杞百合粥
材料:枸杞子、生百合、糯米各30克, 大紅棗5枚(洗淨切片, 去核)。
做法:
1、先將幹百合浸泡6小時(鮮者勿泡)。
2、然後放糯米、枸杞子、大紅棗, 文火煮熟。 分2~3次食之(一日量), 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有健脾胃、養陰潤燥、滋補肝腎之功效。 適合糖尿病陰虛燥熱、肝腎虧虛者。
七、活血茶葉蛋
材料:取丹參、紅花各15克, 桃仁10克搽葉3克,
做法:
1、將前3味藥物加水煎煮30分鐘後, 離火冷卻。
2、然後放入雞蛋、茶葉同煮。 雞蛋熟後打破蛋殼, 在藥液中浸泡至蛋清呈紫紅色時即可。 每天吃1個雞蛋。
功效:丹參、紅花、桃仁都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雞蛋則能溫補氣血, 茶葉清熱解毒, 也有輕微的活血作用。
八、蘑菇燒冬瓜
材料:鮮蘑菇150克, 冬瓜300克。
做法:
1、將蘑菇和冬瓜洗淨切片備用。
2、炒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 用蔥花熗鍋, 放冬瓜片和蘑菇, 加入鹽、素湯350毫升, 燒至爛熟, 加胡椒粉、味精, 用濕澱粉勾芡收濃湯汁, 起鍋盛盤即成。
功效:蘑菇含有人體很難消化的植物纖維素, 可保持腸內水分, 並吸收餘下的膽固醇及糖分, 將其排出體外, 對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及血糖控制十分有利。
九、豆漿燴四蔬
材料:南瓜3兩、芋頭3兩、香菇1兩、草菇10個、蒜茸1茶匙、薑1片、水1/4杯、純豆漿1/2杯。
做法:
1、 南瓜和芋頭洗淨去皮, 切成三角形塊狀, 隔水蒸軟, 注意不要過軟。 草菇洗淨, 汆水, 待用。
2、在鍋中加入3湯匙水, 放入蒜茸、薑、草菇和香菇, 略炒。
3、再加入豆奶、水及調味料, 煮成稠汁, 加入已蒸軟的芋頭及南瓜, 煮片刻, 盛碟。
功效:這道菜所選用的四種材料都具有降糖功效, 營養豐富熱量卻一點也不高, 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十、豬胰菠菜蛋羹
材料:豬胰1個, 雞蛋3枚, 菠菜60克。
做法:
1、豬胰切成薄片備用, 雞蛋打入碗內拌勻, 菠菜切碎備用。
2、先將豬胰入鍋煮熟, 再把拌勻的蛋慢慢調入,成蛋花樣,加入切碎的菠菜,煮沸後加入蔥、薑、食鹽調味即成。
功效: 補脾益肺,潤燥止渴。
養生之道網導讀:
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春天到了,有一些應季的蔬菜也上市了。糖尿病人多吃蔬菜有助維持血糖水準,降低油脂攝入,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也有好處。那麼,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呢?一起來看看。一、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
1、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春天多吃些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但韭菜不宜消化,一次不要吃的太多。
2、蕹菜
蕹菜含有蛋白質、糖、脂類、酚類、萜類、氨基酸等物質。有報導稱,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成分,可用於糖尿病治療。蕹菜可清炒或涼拌。
3、洋蔥
洋蔥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並且發現洋蔥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唯一蔬菜,多食有利於擴張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對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有利。洋蔥還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食用可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4、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能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苦瓜清熱解毒,除煩止渴, 苦瓜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藥理試驗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還可刺激胰島素釋放,有非常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5、胡蘿蔔
糖尿病患者其血液中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因,正是這些自由基因破壞了人體內胰島素的活性。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因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胡蘿蔔、甘藍及其它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對預防糖尿病有極大的幫助。
6、萵苣
萵苣含有較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啟動劑,經常食用對防治糖尿病有所幫助。萵苣可刺激胃腸蠕動,對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癱以及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萵苣中所含的鉀離子是鈉離子的27倍,可促進排尿,降低血壓。
7、黑木耳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凝作用,可減少血液凝塊,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症,還具有抑菌抗炎、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以及具有抗腫瘤活性,對癌細胞有抑制力。
二、糖尿病人烹飪蔬菜的技巧:
1、烹飪蔬菜時,要大火快炒
維生素C及B1都怕熱、怕煮。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菜裡的維生素C將損失59%。先將菜焯後擠掉水分再炒,維生素C的損失可達80%以上。所以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裡的營養損失也少。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2、燒好的蔬菜最好馬上吃
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燒好後溫熱的過程中可損失25%。燒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鐘可損失維生素C20%,保溫30分鐘會再損失 10%。例如,青菜中的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損失20%,溶解在菜湯中損失25%,如果再在火上溫熱15分鐘會再損失20%,共計65%。
3、蔬菜要先沖洗後刀切
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即炒。若將菜切了再沖洗,大量維生素就會流失到水中。
三、糖尿病人的春季食譜:
蘿蔔粳米粥
原料:白蘿蔔、粳米。
操作方法:
1、將白蘿蔔洗淨,切成小塊。
2、將粳米淘洗乾淨,與蘿蔔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
3、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熬熟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消食利氣,寬中止渴的作用,不能與人參同時服用。
何首烏粥
原料:粳米100克,何首烏50克。
操作方法:
1、將何首烏放入砂鍋中煎熬濃縮後,去渣取汁。
2、粳米與藥汁同入砂鍋,先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熬成粥。
功效:養肝補血益腎抗老。可防治貧血、動脈硬化、高血脂、神經衰弱、便秘等。
注意:泄瀉者忌服;何首烏粥滋膩,腹脹滿、濕痰重者忌用。不可與蘿蔔、蔥、蒜、豬肉、羊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食。煎熬時不宜用鐵鍋。
竹筍米粥
原料:鮮竹筍一個,粳米100克。
操作方法:將鮮竹筍剝皮切塊,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潤燥除熱,生津止渴。
海鮮面
原料:海帶50克,瘦豬肉50克,蕎麥麵粉10克,普通麵粉20克,蔥適量。
操作方法:
1、將瘦豬肉切成小塊,待用。
2、把蕎麥麵粉和普通麵粉混合後用清水和勻,揉成麵團,用擀麵杖檊成薄皮,切成麵條,待用。
3、鍋內放油加熱至六成熟時,下入蔥熗鍋,出香味後加入肉,海帶炒勻,加清水300毫升,用文火燒開,下入麵條,將麵條煮熟後即可。
功效:軟堅化痰,利水泄熱,降低血糖。
養生之道網導讀:
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芝麻有黑芝麻、白芝麻,富含油脂,營養豐富。黑芝麻的養顏美容功效一直受到推崇,是愛美人士的養生聖品。那麼,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下面一起來看看。一、芝麻的營養成分:
據營養學家科學分析: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
二、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
研究發現口服黑芝麻種子提取物,可使其血糖降低,能增加其肝臟及肌肉中糖原含量,但大量則降低糖原含量。由此可見,糖尿病人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是可以適量吃黑芝麻的。
此外,而在現代研究結果證明,黑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清除生物膜內產生的自由基的功能,從而可阻止生物膜被氧化。給予大劑量維生素E口服,可保護胰島細胞,並有助於緩解神經系統症狀。
臨床觀察發現,黑芝麻對腸燥津虛、血虛的便秘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並對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便秘亦很有效。且黑芝麻中所含亞油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防治動脈硬化作用。
三、糖尿病人吃芝麻的好處:
1、黑芝麻也可以減肥塑身,黑芝麻中含有防止人體發胖的物質蛋黃素、膽鹼、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在節食減肥的同時,若配合黑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膚可獲得改善。
2、黑芝麻中鉀含量豐富,每百克黑芝麻中含鉀高,而含鈉則少很多,鉀鈉含量的比例接近40:1,這對於控制血壓和保持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3、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芝麻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4、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並能防止各種皮膚炎症。
5、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
四、芝麻的吃法:
1、芝麻核桃粥
制法:用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一齊搗碎,加適量大米和水煮成粥。此粥補肝腎,對繼發性腦萎縮症有食療作用。
2、芝麻五味葛根露
制法:葛根250克,五味子125克,共入鍋內水煎2次,去渣合汁,同炒香的黑芝麻、蜂蜜各250克,共置瓷盆內,加蓋,隔水蒸2個小時,離火,冷卻,裝瓶。每日3次,每次服1匙。有補腎養心、涼血止血、潤燥生津之功。對血熱、津枯、便秘的動脈硬化患者,常食有益。
3、黑芝麻椹糊
制法:用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10克。將大米、黑芝麻、桑椹分別洗淨,同放入石缽中搗爛,沙鍋內放清水3碗,煮沸後放入白糖,再將搗爛的米漿緩緩調入,煮成糊狀即可。此糊補肝腎、潤五臟、祛風濕、清虛火,常服可治病後虛羸、鬚髮早白、虛風眩暈等症。
4、芝麻木耳茶
制法:生黑木耳、炒焦黑木耳各30克,炒香黑芝麻15克,共研末,裝瓶備用。每次取5克,沸水沖代茶飲。此茶能涼血止血,對血熱便血、痢疾下血有食療作用。
溫馨提示:糖尿病人是可以吃芝麻的,但芝麻的脂肪含量高,每次食用不宜多,要適量。
再把拌勻的蛋慢慢調入,成蛋花樣,加入切碎的菠菜,煮沸後加入蔥、薑、食鹽調味即成。功效: 補脾益肺,潤燥止渴。
養生之道網導讀:
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春天到了,有一些應季的蔬菜也上市了。糖尿病人多吃蔬菜有助維持血糖水準,降低油脂攝入,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也有好處。那麼,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呢?一起來看看。一、春天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蔬菜?
1、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春天多吃些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但韭菜不宜消化,一次不要吃的太多。
2、蕹菜
蕹菜含有蛋白質、糖、脂類、酚類、萜類、氨基酸等物質。有報導稱,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成分,可用於糖尿病治療。蕹菜可清炒或涼拌。
3、洋蔥
洋蔥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並且發現洋蔥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唯一蔬菜,多食有利於擴張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對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有利。洋蔥還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食用可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4、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能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苦瓜清熱解毒,除煩止渴, 苦瓜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藥理試驗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還可刺激胰島素釋放,有非常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5、胡蘿蔔
糖尿病患者其血液中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因,正是這些自由基因破壞了人體內胰島素的活性。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因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胡蘿蔔、甘藍及其它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對預防糖尿病有極大的幫助。
6、萵苣
萵苣含有較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啟動劑,經常食用對防治糖尿病有所幫助。萵苣可刺激胃腸蠕動,對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癱以及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萵苣中所含的鉀離子是鈉離子的27倍,可促進排尿,降低血壓。
7、黑木耳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凝作用,可減少血液凝塊,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症,還具有抑菌抗炎、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以及具有抗腫瘤活性,對癌細胞有抑制力。
二、糖尿病人烹飪蔬菜的技巧:
1、烹飪蔬菜時,要大火快炒
維生素C及B1都怕熱、怕煮。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菜裡的維生素C將損失59%。先將菜焯後擠掉水分再炒,維生素C的損失可達80%以上。所以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裡的營養損失也少。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2、燒好的蔬菜最好馬上吃
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燒好後溫熱的過程中可損失25%。燒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鐘可損失維生素C20%,保溫30分鐘會再損失 10%。例如,青菜中的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損失20%,溶解在菜湯中損失25%,如果再在火上溫熱15分鐘會再損失20%,共計65%。
3、蔬菜要先沖洗後刀切
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即炒。若將菜切了再沖洗,大量維生素就會流失到水中。
三、糖尿病人的春季食譜:
蘿蔔粳米粥
原料:白蘿蔔、粳米。
操作方法:
1、將白蘿蔔洗淨,切成小塊。
2、將粳米淘洗乾淨,與蘿蔔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
3、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熬熟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消食利氣,寬中止渴的作用,不能與人參同時服用。
何首烏粥
原料:粳米100克,何首烏50克。
操作方法:
1、將何首烏放入砂鍋中煎熬濃縮後,去渣取汁。
2、粳米與藥汁同入砂鍋,先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熬成粥。
功效:養肝補血益腎抗老。可防治貧血、動脈硬化、高血脂、神經衰弱、便秘等。
注意:泄瀉者忌服;何首烏粥滋膩,腹脹滿、濕痰重者忌用。不可與蘿蔔、蔥、蒜、豬肉、羊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食。煎熬時不宜用鐵鍋。
竹筍米粥
原料:鮮竹筍一個,粳米100克。
操作方法:將鮮竹筍剝皮切塊,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潤燥除熱,生津止渴。
海鮮面
原料:海帶50克,瘦豬肉50克,蕎麥麵粉10克,普通麵粉20克,蔥適量。
操作方法:
1、將瘦豬肉切成小塊,待用。
2、把蕎麥麵粉和普通麵粉混合後用清水和勻,揉成麵團,用擀麵杖檊成薄皮,切成麵條,待用。
3、鍋內放油加熱至六成熟時,下入蔥熗鍋,出香味後加入肉,海帶炒勻,加清水300毫升,用文火燒開,下入麵條,將麵條煮熟後即可。
功效:軟堅化痰,利水泄熱,降低血糖。
養生之道網導讀:
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芝麻有黑芝麻、白芝麻,富含油脂,營養豐富。黑芝麻的養顏美容功效一直受到推崇,是愛美人士的養生聖品。那麼,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下面一起來看看。一、芝麻的營養成分:
據營養學家科學分析: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
二、糖尿病人可以吃芝麻嗎:
研究發現口服黑芝麻種子提取物,可使其血糖降低,能增加其肝臟及肌肉中糖原含量,但大量則降低糖原含量。由此可見,糖尿病人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是可以適量吃黑芝麻的。
此外,而在現代研究結果證明,黑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清除生物膜內產生的自由基的功能,從而可阻止生物膜被氧化。給予大劑量維生素E口服,可保護胰島細胞,並有助於緩解神經系統症狀。
臨床觀察發現,黑芝麻對腸燥津虛、血虛的便秘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並對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便秘亦很有效。且黑芝麻中所含亞油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防治動脈硬化作用。
三、糖尿病人吃芝麻的好處:
1、黑芝麻也可以減肥塑身,黑芝麻中含有防止人體發胖的物質蛋黃素、膽鹼、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在節食減肥的同時,若配合黑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膚可獲得改善。
2、黑芝麻中鉀含量豐富,每百克黑芝麻中含鉀高,而含鈉則少很多,鉀鈉含量的比例接近40:1,這對於控制血壓和保持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3、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芝麻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4、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並能防止各種皮膚炎症。
5、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
四、芝麻的吃法:
1、芝麻核桃粥
制法:用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一齊搗碎,加適量大米和水煮成粥。此粥補肝腎,對繼發性腦萎縮症有食療作用。
2、芝麻五味葛根露
制法:葛根250克,五味子125克,共入鍋內水煎2次,去渣合汁,同炒香的黑芝麻、蜂蜜各250克,共置瓷盆內,加蓋,隔水蒸2個小時,離火,冷卻,裝瓶。每日3次,每次服1匙。有補腎養心、涼血止血、潤燥生津之功。對血熱、津枯、便秘的動脈硬化患者,常食有益。
3、黑芝麻椹糊
制法:用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10克。將大米、黑芝麻、桑椹分別洗淨,同放入石缽中搗爛,沙鍋內放清水3碗,煮沸後放入白糖,再將搗爛的米漿緩緩調入,煮成糊狀即可。此糊補肝腎、潤五臟、祛風濕、清虛火,常服可治病後虛羸、鬚髮早白、虛風眩暈等症。
4、芝麻木耳茶
制法:生黑木耳、炒焦黑木耳各30克,炒香黑芝麻15克,共研末,裝瓶備用。每次取5克,沸水沖代茶飲。此茶能涼血止血,對血熱便血、痢疾下血有食療作用。
溫馨提示:糖尿病人是可以吃芝麻的,但芝麻的脂肪含量高,每次食用不宜多,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