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柏子散中藥方劑

不知道大家對赤痢瞭解多少?這是一個中醫病症名, 用現在的描述就是大便帶血, 治療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 這裡小編推薦柏子散中藥方劑給大家, 柏子散的功效在治療赤痢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來看柏子散的用法!

處方

側柏子25枚。

功能主治

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

研爛, 冷熟水淘, 紗帛濾去滓, 入蜜再調, 連進二服。

注意

服藥期間, 忌食魚腥、肉類。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赤痢

赤痢, 中醫稱大便中帶血不帶膿的痢疾。 痢下多血或下純血者。 即血痢。 《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熱乘於血, 則流滲入腸, 與痢相雜下, 故為赤痢。

臨床表現

大便下血, 裡急後重, 時時入廁, 每次便量甚少。 嚴重者, 肛腸如筒, 血如屋漏, 腹疼不食, 危可禁口。

病因

以熱毒引起大便出血。

鑒別診斷

赤痢有疫熱痢、濕熱痢、虛寒痢、休息痢、五色痢、水穀痢、禁口痢、風痢等多種。 對於痢症, 古人以白凍者為濕為寒;赤汙者屬熱屬毒;初患者為實為熱者多;患時長者虛寒、虛熱者多。 依古論, 初秋痢疾多發, 當屬時疫;患時已逾十餘日, 當屬虛寒;重墜嚴重, 似如風痢;膿血兼雜, 可為水穀;此皆典籍辨痢病之法, 雖為正統之論, 實不醫學。 通法認為, 只要有裡急後重, 時時入廁便膿血者, 即可定證為痢。 此病舌紅而幹, 脈沉而數, 可依熱毒引起大便出血論治。

中醫治療

主治熱結腸中, 痢疾下血。

1.血痢湯

白術、條芩、蒼術、黃連、乾薑、黃柏、當歸、滑石、烏梅。 水煎, 食前服。

2.止血痢疾丸

鴉膽子、桂元上為細末, 制丸劑, 如綠豆大。 或裝膠囊溫水送服。

結語:有關柏子散中藥方劑,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柏子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 柏子散能治療赤痢, 而且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 赤痢的病因病機上述都有介紹, 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