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兒童五種行為背後的內心世界

表情一、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 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 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 他偏向西, 帶有一種故意性。 基於此, 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 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 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 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分析:

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 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 孩子從嬰兒到幼兒, 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

換言之, 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去看待世界,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 成人認為孩子執拗, 相反, 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 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處,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 讓一個4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 他一定擔心寫不好, 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 因此會拒絕, 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 甚至懲罰, 他就會以他的執拗來表示反抗。 通過這個例子, 應該瞭解, 孩子的熱拗、違抗, 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 因此, 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 你應認清原因,

注意溝通, 正確引導。 要克制自己的情緒, 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 更不要打罵孩子, 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 成人的束縛、壓制, 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 受到威脅, 他們就會更執拗。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 可以互提意見時, 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 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 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表情二、發脾氣

在商店玩具櫃檯前我們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 父母不肯, 孩子就大發脾氣, 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 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兒童心理分析:

孩子由此感到, 只要我發脾氣,

在人前大鬧, 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 於是, 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 父母不答應, 孩子就大發脾氣, 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 久而久之, 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 脾氣也越來越大, 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 到了會走路的時候, 孩子的“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 例如, 吃飯時想自己吃, 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 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 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 不過,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 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 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 不是哇哇叫喚, 就是倒在地上打滾, 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媽媽來說, 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

於是, 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 媽媽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

但是, 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在成長的表現。 因此, 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 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 並且, 當孩子因達不到自己的想像而又吵又鬧時, 大人要若無其事地應付過去。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前後出現的現象, 一旦不如意, 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 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 有時候還會沖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 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欲望過於強烈, 而現實又無法滿足, 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 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 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 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 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 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 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媽媽爸爸們需要瞭解這一點。 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 去責怪、訓斥他。

表情三、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 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 一定要糾正。 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 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 例如, 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 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

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不能縱容。

表情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

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回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五、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慧、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邏輯1:哭鬧=靈丹妙藥

鏡頭一

為了讓格格學習用禮貌的語言向別人借玩具,媽媽特意在家裡陪格格進行一些練習。

媽媽說:“格格,請把你的芭比娃娃借給我玩一會兒,行嗎?”

格格說:“媽媽你哭吧,你一哭,我就給你了。”

媽媽一時語塞。

重播1

媽媽從包裡取出手機放在桌上,在等一個朋友的來電,格格看見了,向媽媽索要手機玩,媽媽拒絕了。格格不滿地大哭不止,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把手機給了格格。

重播2

小格格已經吃了不少餅乾,但還是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看來是要把這一小袋餅乾吃完才肯甘休。媽媽不想讓她繼續吃下去,於是走上前去,阻止她並企圖拿走餅乾,格格堅決不從,一邊用手緊緊抓住餅乾袋不放,一邊急得大哭起來。哭聲引來了姥姥,姥姥心疼地抱起了格格,並幫助格格從媽媽手裡奪回了餅乾袋。

狀況分析

從與媽媽的日常互動當中,格格輕鬆地找到了一把打開禁區大門的鑰匙,那就是“哭”!只要哭,基本就能達成心願,只要哭,尤其是持續地哭,一切皆有可能。

解決方案

1 做好心理準備

媽媽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在面對哭泣的格格時,不要著急而亂了方寸,別衝動,也不要心軟,要保持情緒穩定。

2 冷靜陳述原因

在限制格格某個需求之前,要直接向格格陳述這個需求的不良結果,比如餅乾吃太多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或者等會吃飯時哪些好吃的飯菜就吃不下了等,然後鼓勵格格學習控制自己的欲望。

3 保持平和態度

如果格格不同意並且大哭時,媽媽要態度堅定、語氣平和,千萬別被格格激怒了,在向格格繼續陳述理由的同時,要堅定地將餅乾拿走。

面對哭泣的格格,媽媽千萬不要憤怒地離去而扔下格格不管,要摟住她並安慰她:“噢,媽媽知道格格是生氣了,格格還想要,但是,餅乾吃多了確實會有……的結果,格格也是知道的,你要是不開心,就哭一會兒吧,媽媽抱著你陪著你,哭一會兒就好了。”

4 及時轉移注意力

等格格哭一會兒、哭聲不再強烈的時候,媽媽可以再解釋一遍某些需求不能被滿足的原因,然後尋找一個格格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她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格格剛開始哭的時候,請不要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一定要等到格格的情緒緩和下來才可以,這樣可以讓格格逐漸提高對情緒的控制能力。

邏輯2:拒絕我=不愛我

鏡頭二

剛滿3歲的小格格上了幼稚園,班裡的小朋友大都是從托班升到小班來的,而新入園的小朋友包括格格在內總共有5位,班裡配了A、B、C、D四位老師。

由於剛剛入園,格格有些不太適應,所以總是纏著A老師寸步不離。為了讓格格很快與其他老師及小朋友熟悉起來,老師們共同商量了一個策略:每人輪流陪格格一天。於是,媽媽晚上跟格格聊天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第一天晚上

媽媽問:“格格,你喜歡A老師嗎?”

格格答:“不喜歡”

媽媽問:“那你喜歡B老師嗎?”

格格答:“喜歡”

第二天晚上

媽媽問:“格格,你喜歡A老師嗎?”

“不喜歡。”

媽媽又問:“那你喜歡B老師嗎?”

“不喜歡。”

媽媽感覺很奇怪:“你昨天不是說喜歡B老師嗎?怎麼今天又不喜歡了?”

“因為B老師今天不抱我!”

“那你今天喜歡哪個老師呀?”

“我喜歡C老師。”

“為什麼今天喜歡C老師呢?”

“因為C老師今天抱我了。”

媽媽愕然……

重播1

為了趕一份稿件,媽媽讓格格跟著阿姨一塊玩,可是格格哭著堅持要媽媽陪媽媽抱,媽媽很生氣,說:“不行,如果你再這樣,媽媽就不理你不抱你了。”然後,媽媽生氣地轉身離開,走進書房,關上房門,任憑格格在門外嚎啕大哭。最後,阿姨把正在大哭的格格強行抱走了。

重播2

媽媽出差回來,推開家門,正在和阿姨玩的格格一看見媽媽,立刻扔下手中的玩具,跑過來撲倒在媽媽懷裡,歡喜地大叫:“媽媽,媽媽,我好想你!”媽媽蹲下來一把抱住格格,喜極淚流:“格格,好寶寶,媽媽最愛的寶寶,媽媽也好想你!”

狀況分析

如同“只要哭就能達成目的”一樣,格格從日常與媽媽的互動中又總結出一條“規律”——媽媽喜歡我、愛我的時候,就會抱我,媽媽生氣的時候,就不理我、不愛我了。由此,格格得出結論:抱我的人一定喜歡我、愛我,不抱我的人一定不喜歡我、不愛我。

解決方案

1 不要威脅孩子

當需要禁止格格做某項活動時,不要採用威脅的方式,例如“如果你……媽媽就不理你了”等。這樣做不僅不能讓格格正確認識到被禁止的原因,反而使格格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害怕失去媽媽的愛而放棄自己可能特別感興趣的活動,久而久之,格格就容易形成畏懼權威,看別人眼色行事的心理習慣。

2 正確地說“不”

正確禁止格格做某項活動的方法是:用格格可以理解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解釋原因,使格格在理解的基礎上適當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3 多角度表達愛意

除了在擁抱時告訴格格媽媽愛格格,也要通過生活的其他方面來告訴格格,媽媽對格格的愛無處不在,即使是批評,也是出於對格格的愛。

4 尊重孩子的興趣

不要輕易禁止格格各種感興趣的探索活動,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創造條件讓格格的活動既能持續下去,又能符合大人的要求。例如媽媽看見格格在客廳裡玩水,即便害怕格格把客廳的地毯等其他物件損壞,媽媽也不要直接要求格格終止玩水活動,可以提出來轉移玩水地點,比如到洗手間裡繼續玩水。這樣既保護了格格對水的探索願望,又實現了不在客廳玩水的目的。

5 明確解釋原因

某些需要嚴厲禁止的情形,例如過馬路不能闖紅燈等對生命安全有威脅的類似活動,因為來不及解釋,所以首先需要立刻禁止,在脫離危險後再向孩子說明禁止的原因。而在日常的遊戲活動中,媽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交通燈的遊戲,逐漸教會孩子簡單的交通規則。

當寶寶通過他們的眼睛去看世界時,最初就如同瞎子摸象,會比較片面地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總結出有局限性的“規律”或“原則”,這些“規律”或“原則”是寶寶認識世界的基礎,如果我們能比較細緻地觀察寶寶的各種言語或行為反應,便能很快察覺出寶寶的認識缺乏哪些經驗,這樣就非常利於我們幫助寶寶建立更正確、更完善的概念,否則,這些錯誤或片面的概念就會隨著寶寶一起,被帶入寶寶的各種人際交往活動中去,進而給寶寶的成長增添很多煩惱,某些錯誤的認識基礎甚至會影響到寶寶對更為複雜事物的認識,造成難以轉變的、不恰當的思維定勢。

請媽媽們注意:寶寶事無小事,育兒活動細節決定成敗!多寶寶看世界的邏輯多一分理解,我們對寶寶的成長就多一分把握。

人類並非生來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在幼年時期通常表現自私,直到七八歲才懂得與人分享。專家認為,這一突然轉變是人類基因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糖果考驗瑞士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費爾主持的實驗中,229名3至8歲瑞士兒童應邀參與3輪不同實驗。

各輪實驗中,每名兒童面臨兩種選擇。研究人員向每名兒童分別展示一張其他兒童的照片,要求這名兒童在3輪實驗中分別就如何與照片上的兒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選擇。

第一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得一份糖果並需做出選擇,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給自己還是平分給另一名兒童。

第二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三份糖果,繼而選擇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名兒童、自己留一份,還是與另一名兒童平分。

第三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兩份糖果,選擇全部留給自己還是與他人各得一份。

年齡差異面對“利益”考驗,不同年齡段兒童做出不同選擇。

費爾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3至4歲兒童普遍顯現“利己”傾向,不考慮其他兒童的利益。5至6歲兒童的表現相差無幾。7至8歲兒童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輪實驗中,近80%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獨食”。

第三輪實驗中,儘管面對獲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有多於4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兩份糖果。

相反,3至4歲兒童中不足9%選擇平分。

分享觀念無處不在。第二輪實驗中,多數7至8歲兒童不願意讓另一名兒童獲兩份糖果,而自己僅得一份。

先天後天幾十年來,行為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爭論人類慷慨或自私的品質來自遺傳還是成型於社會塑造。

費爾在論文中揭曉,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是先天與後天共同作用的產物。

實驗雖然沒有確定各種因素影響的比例,但結果顯示,基因與社會文化均對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的形成發揮作用。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其他現象也可以這樣解釋,”費爾說,“平等觀念與分享行為也可以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

另外,實驗還顯示,沒有兄弟姐妹的兒童更加慷慨。這一結果出乎意料。

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

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不能縱容。

表情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

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回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五、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慧、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邏輯1:哭鬧=靈丹妙藥

鏡頭一

為了讓格格學習用禮貌的語言向別人借玩具,媽媽特意在家裡陪格格進行一些練習。

媽媽說:“格格,請把你的芭比娃娃借給我玩一會兒,行嗎?”

格格說:“媽媽你哭吧,你一哭,我就給你了。”

媽媽一時語塞。

重播1

媽媽從包裡取出手機放在桌上,在等一個朋友的來電,格格看見了,向媽媽索要手機玩,媽媽拒絕了。格格不滿地大哭不止,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把手機給了格格。

重播2

小格格已經吃了不少餅乾,但還是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看來是要把這一小袋餅乾吃完才肯甘休。媽媽不想讓她繼續吃下去,於是走上前去,阻止她並企圖拿走餅乾,格格堅決不從,一邊用手緊緊抓住餅乾袋不放,一邊急得大哭起來。哭聲引來了姥姥,姥姥心疼地抱起了格格,並幫助格格從媽媽手裡奪回了餅乾袋。

狀況分析

從與媽媽的日常互動當中,格格輕鬆地找到了一把打開禁區大門的鑰匙,那就是“哭”!只要哭,基本就能達成心願,只要哭,尤其是持續地哭,一切皆有可能。

解決方案

1 做好心理準備

媽媽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在面對哭泣的格格時,不要著急而亂了方寸,別衝動,也不要心軟,要保持情緒穩定。

2 冷靜陳述原因

在限制格格某個需求之前,要直接向格格陳述這個需求的不良結果,比如餅乾吃太多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或者等會吃飯時哪些好吃的飯菜就吃不下了等,然後鼓勵格格學習控制自己的欲望。

3 保持平和態度

如果格格不同意並且大哭時,媽媽要態度堅定、語氣平和,千萬別被格格激怒了,在向格格繼續陳述理由的同時,要堅定地將餅乾拿走。

面對哭泣的格格,媽媽千萬不要憤怒地離去而扔下格格不管,要摟住她並安慰她:“噢,媽媽知道格格是生氣了,格格還想要,但是,餅乾吃多了確實會有……的結果,格格也是知道的,你要是不開心,就哭一會兒吧,媽媽抱著你陪著你,哭一會兒就好了。”

4 及時轉移注意力

等格格哭一會兒、哭聲不再強烈的時候,媽媽可以再解釋一遍某些需求不能被滿足的原因,然後尋找一個格格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她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格格剛開始哭的時候,請不要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一定要等到格格的情緒緩和下來才可以,這樣可以讓格格逐漸提高對情緒的控制能力。

邏輯2:拒絕我=不愛我

鏡頭二

剛滿3歲的小格格上了幼稚園,班裡的小朋友大都是從托班升到小班來的,而新入園的小朋友包括格格在內總共有5位,班裡配了A、B、C、D四位老師。

由於剛剛入園,格格有些不太適應,所以總是纏著A老師寸步不離。為了讓格格很快與其他老師及小朋友熟悉起來,老師們共同商量了一個策略:每人輪流陪格格一天。於是,媽媽晚上跟格格聊天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第一天晚上

媽媽問:“格格,你喜歡A老師嗎?”

格格答:“不喜歡”

媽媽問:“那你喜歡B老師嗎?”

格格答:“喜歡”

第二天晚上

媽媽問:“格格,你喜歡A老師嗎?”

“不喜歡。”

媽媽又問:“那你喜歡B老師嗎?”

“不喜歡。”

媽媽感覺很奇怪:“你昨天不是說喜歡B老師嗎?怎麼今天又不喜歡了?”

“因為B老師今天不抱我!”

“那你今天喜歡哪個老師呀?”

“我喜歡C老師。”

“為什麼今天喜歡C老師呢?”

“因為C老師今天抱我了。”

媽媽愕然……

重播1

為了趕一份稿件,媽媽讓格格跟著阿姨一塊玩,可是格格哭著堅持要媽媽陪媽媽抱,媽媽很生氣,說:“不行,如果你再這樣,媽媽就不理你不抱你了。”然後,媽媽生氣地轉身離開,走進書房,關上房門,任憑格格在門外嚎啕大哭。最後,阿姨把正在大哭的格格強行抱走了。

重播2

媽媽出差回來,推開家門,正在和阿姨玩的格格一看見媽媽,立刻扔下手中的玩具,跑過來撲倒在媽媽懷裡,歡喜地大叫:“媽媽,媽媽,我好想你!”媽媽蹲下來一把抱住格格,喜極淚流:“格格,好寶寶,媽媽最愛的寶寶,媽媽也好想你!”

狀況分析

如同“只要哭就能達成目的”一樣,格格從日常與媽媽的互動中又總結出一條“規律”——媽媽喜歡我、愛我的時候,就會抱我,媽媽生氣的時候,就不理我、不愛我了。由此,格格得出結論:抱我的人一定喜歡我、愛我,不抱我的人一定不喜歡我、不愛我。

解決方案

1 不要威脅孩子

當需要禁止格格做某項活動時,不要採用威脅的方式,例如“如果你……媽媽就不理你了”等。這樣做不僅不能讓格格正確認識到被禁止的原因,反而使格格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害怕失去媽媽的愛而放棄自己可能特別感興趣的活動,久而久之,格格就容易形成畏懼權威,看別人眼色行事的心理習慣。

2 正確地說“不”

正確禁止格格做某項活動的方法是:用格格可以理解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解釋原因,使格格在理解的基礎上適當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3 多角度表達愛意

除了在擁抱時告訴格格媽媽愛格格,也要通過生活的其他方面來告訴格格,媽媽對格格的愛無處不在,即使是批評,也是出於對格格的愛。

4 尊重孩子的興趣

不要輕易禁止格格各種感興趣的探索活動,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創造條件讓格格的活動既能持續下去,又能符合大人的要求。例如媽媽看見格格在客廳裡玩水,即便害怕格格把客廳的地毯等其他物件損壞,媽媽也不要直接要求格格終止玩水活動,可以提出來轉移玩水地點,比如到洗手間裡繼續玩水。這樣既保護了格格對水的探索願望,又實現了不在客廳玩水的目的。

5 明確解釋原因

某些需要嚴厲禁止的情形,例如過馬路不能闖紅燈等對生命安全有威脅的類似活動,因為來不及解釋,所以首先需要立刻禁止,在脫離危險後再向孩子說明禁止的原因。而在日常的遊戲活動中,媽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交通燈的遊戲,逐漸教會孩子簡單的交通規則。

當寶寶通過他們的眼睛去看世界時,最初就如同瞎子摸象,會比較片面地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總結出有局限性的“規律”或“原則”,這些“規律”或“原則”是寶寶認識世界的基礎,如果我們能比較細緻地觀察寶寶的各種言語或行為反應,便能很快察覺出寶寶的認識缺乏哪些經驗,這樣就非常利於我們幫助寶寶建立更正確、更完善的概念,否則,這些錯誤或片面的概念就會隨著寶寶一起,被帶入寶寶的各種人際交往活動中去,進而給寶寶的成長增添很多煩惱,某些錯誤的認識基礎甚至會影響到寶寶對更為複雜事物的認識,造成難以轉變的、不恰當的思維定勢。

請媽媽們注意:寶寶事無小事,育兒活動細節決定成敗!多寶寶看世界的邏輯多一分理解,我們對寶寶的成長就多一分把握。

人類並非生來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在幼年時期通常表現自私,直到七八歲才懂得與人分享。專家認為,這一突然轉變是人類基因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糖果考驗瑞士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費爾主持的實驗中,229名3至8歲瑞士兒童應邀參與3輪不同實驗。

各輪實驗中,每名兒童面臨兩種選擇。研究人員向每名兒童分別展示一張其他兒童的照片,要求這名兒童在3輪實驗中分別就如何與照片上的兒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選擇。

第一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得一份糖果並需做出選擇,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給自己還是平分給另一名兒童。

第二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三份糖果,繼而選擇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名兒童、自己留一份,還是與另一名兒童平分。

第三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兩份糖果,選擇全部留給自己還是與他人各得一份。

年齡差異面對“利益”考驗,不同年齡段兒童做出不同選擇。

費爾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3至4歲兒童普遍顯現“利己”傾向,不考慮其他兒童的利益。5至6歲兒童的表現相差無幾。7至8歲兒童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輪實驗中,近80%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獨食”。

第三輪實驗中,儘管面對獲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有多於4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兩份糖果。

相反,3至4歲兒童中不足9%選擇平分。

分享觀念無處不在。第二輪實驗中,多數7至8歲兒童不願意讓另一名兒童獲兩份糖果,而自己僅得一份。

先天後天幾十年來,行為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爭論人類慷慨或自私的品質來自遺傳還是成型於社會塑造。

費爾在論文中揭曉,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是先天與後天共同作用的產物。

實驗雖然沒有確定各種因素影響的比例,但結果顯示,基因與社會文化均對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的形成發揮作用。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其他現象也可以這樣解釋,”費爾說,“平等觀念與分享行為也可以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

另外,實驗還顯示,沒有兄弟姐妹的兒童更加慷慨。這一結果出乎意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