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肺炎的由來及症狀

西醫病名定義是新生兒期感染B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以呼吸窘迫為主要表現的肺部疾病。

西醫病因

1、B組β鏈球菌是孕婦產道中的一種常見菌,新生兒出生時可直接受感受染。 2、嬰兒室工作人員或家屬中的帶菌者, 醫療器械如氣管插管、供氧面罩及暖箱等消毒不嚴均為傳染源。

西醫診斷依據

診斷主要依靠血培養, 快速診斷可取血液、腦脊液或尿液進行對流免疫電泳法檢查。 此外可在生後12h內從胃液、氣管及母親產道分泌物或羊水塗片中找細菌。

症狀

體征臨床按起病時間分兩型:

①早髮型:表現為暴發性肺炎,

多由圍生期感染引起, 每有羊膜早破超過24h以上或孕母產前有發熱病史。 病原菌以Ⅰ型較多見。 大部病嬰於生後數小時發病, 出現呼吸窘迫症, 表現呼吸困難、呼吸暫停或休克。 X線胸片顯示肺野透亮度減低伴支氣管無氣影, 極似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早髮型死亡的患嬰肺內也有透明膜形成, 可能為肺部感染時肺泡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有損傷, 使血漿蛋白滲出, 纖維蛋白沉澱所致。 肺部病變發展迅速, 即使應用大劑量青黴素治療, 病死率仍高。

②晚髮型:多於生後2—4周起病, 多由Ⅲ型引起, 常以敗血症伴化膿性腦膜炎為主要表現。

實驗室診斷:血液周圍血白細胞計數一般偏低。

西醫鑒別診斷:需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鑒別。

併發症

西醫治療治療主要用青黴素, 每日20萬—25萬U/kg, 如已有合併症則需增量至每日大於40萬U/kg, 青黴素與氨基糖甙類藥合用, 適於未獲細菌培養結果以前的治療。 對嚴重患兒須加強支持療法, 如人工呼吸器的應用, 及時治療休克及低血糖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