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因及預防

病因

(1)嬰幼兒的咽鼓管較成人短、管腔寬, 位置呈水準。 患上呼吸道感染時, 細菌易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 引起中耳炎。 尤其擤鼻涕時, 若將兩側鼻孔同時捂住, 鼻腔內壓力大, 更促使鼻腔部細菌進入中耳。

(2)幼兒患麻疹, 猩紅熱等傳染病可併發中耳炎。

(3)乳兒於臥位哺乳, 易發生嗆咳, 而使帶菌的乳汁及鼻腔分泌物嗆入咽鼓管, 使中耳感染。

症狀

(1)病初為感冒的症狀, 繼之高熱。 耳內劇痛。 乳兒可表現為煩躁哭鬧、睡眠不安。

(2)膿液穿破鼓膜自外耳道流出, 耳痛頓減, 哭鬧停止。

(3)鼓膜穿孔可有暫時性聽力下降, 經及時治療,

炎症消退後, 鼓膜穿孔癒合, 聽力可恢復正常。

(4)急性中耳炎若治療不徹底, 可轉變為慢性, 主要表現為耳道持續或時斷時續地流膿, 鼓膜穿孔加大, 中耳聽小骨遭到破壞, 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預防

(1)兒童在吮奶時乳汁可經咽鼓管流入中耳, 因此要掌握好餵奶技巧。

(2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控制感染, 直至症狀消退後5~7日停藥, 務求徹底治癒。 不可症狀消退後即停藥, 以免變成慢性中耳炎

(3.理療, 如紅外線、超短波等, 有助於消炎止痛。

(4全身支持療法, 注意休息, 調節飲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