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動症和小兒好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確實本質的不同, 要能夠正確的進行區分。 那麼, 如何區分小兒多動症和小兒好動?
多動症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俗稱, 指發生于兒童時期, 與同齡兒童相比, 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征。
注意缺陷是多動症的常見症狀, 但是不一定每個多動症的孩子都會有注意缺陷。 因為多動症常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以注意缺陷為主, 另外一種是多動和衝動為主, 還有一種是混合型的。 有部分多動症的孩子是以多動和衝動為主,
〈1〉注意力與興趣的關係:多動症兒童無一興趣愛好, 無論何時何地, 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 具有注意力缺損症狀。 而好動的孩子做他所喜歡的事能專心致志地去做, 並討厭別人的干涉和影響, 他上課及做功課時表現不安寧, 主要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
〈2〉行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及系統性:好動的孩子的行動常具有一定目的, 並有計劃及安排。 多功症患兒的行動常呈衝動式、雜亂, 有始無終。
〈3〉自製能力:好動的孩子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 有自我控制能力, 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 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 常被指責為“不識相”。
要正確的區分多動症和好動,
專家提示:六歲以後的孩子才能夠診斷為多動症, 當然0-6歲的階段孩子有一些細節也可以提醒家長提早關注。 多動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 影響學習成績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中藥結合推拿治療小兒多動症
從中醫角度上分析,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即小兒臟腑器官及體格發育尚未成熟, 功能還不完善, 與成人相比較, 是處於臟腑未壯, 精氣未充, 經脈未盛, 氣血不足, 神氣怯弱的狀態。 另一方面, 由於小兒臟腑的形態結構及功能均未成熟, 必然向著成熟完善的方面發展, 即顯示出生機旺盛、迅速生長發育的現象。 這就是所謂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理論。
如何幫助“好動”的孩子
1、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 和他一起遊戲, 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 使他的注意時間加長。 比如當孩子喜歡畫畫時, 你應該給他充足的空間, 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畫。
2、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 爸爸媽媽儘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 讓他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比如讓他參加適當運動, 如平衡木、跳床等。
3、避免含鉛食物。 鉛中毒是引發多動症得原因之一, 不給孩子吃鉛食物, 如皮蛋、爆米花等。 不給孩子用鋁制器皿。
4、多鼓勵孩子, 給孩子減少壓力。 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肯定, 讓他學會堅持。 不要因為他不會數數、不會彈琴就把他說成“笨小孩”, 不給孩子壓力, 讓他輕鬆成長。
5、不孩子面前吵架。